6月5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無機硅化物分會2024分會會長和專家委員會(擴大)會議暨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在遼寧沈陽召開,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無機硅化物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福順主持會議并報告了分會2023-2024年專家委員會工作,提出2024-2025年專家委員會工作計劃。來自全國無機硅化物行業和上下游產業的近80位企業家、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
張福順介紹說,2023-2024年無機硅分會專家委員會為行業技術進步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工作,有力促進了行業健康發展。先后認真開展了貫徹《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無機鹽行業十四五發展思路》精神,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創新發展,推動行業淘汰落后和低效產能工作;針對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23年7月,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再次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協會根據行業企業的意見、建議,上報了相關意見,企業代表---株洲興隆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網上直接提交了修改意見建議。組織了行業生產工藝設備改進、創新應用、新材料開發的提案工作;組織有關專家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首批50門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名師優課”優質課程。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工信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進行學習貫徹,以加強對未來產業的前瞻謀劃、政策引導,支撐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張福順指出,為了解行業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存在問題、發展方向,協會主要領導和專家,先后深入到河南、湖北、湖南、山東等地的多家無機硅化物企業實地考察調研,了解企業生產技術進步和節能環保情況,征求意見建議,并按照行業發展要求,指導幫助企業淘汰了落后工藝技術、裝備、產品,技術革新改進工藝裝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企業基本渡過難關,有的企業發展勢頭良好。通過進一步加強內循環,強鏈補鏈,增強自主保障能力。專家委員會還廣泛開展行業新技術開發、技術革新工作,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組織部分專家與先進企業進行技術、質量、管理等交流,引導行業企業向智能制造、清潔低碳、高質量發展。與中科院、重點高校等開展產學研交流活動,促進校企合作、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促進上下游企業有機結合,創新合作,共贏發展。
談到2024-2025年專家委員會的工作,張福順強調,全行業首先要關注行業雙碳目標引領下,無機硅化物行業技術進步,加強創新,智能制造和高質量發展,保障安全、環保,從技術、質量、管理上提升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其次是落實中試創新發展,鼓勵有條件企業,顯著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水平,進一步關注和推動微通道技術和裝備的應用;繼續關注和推動碳酸替代硫酸、鹽酸的技術進展,向綠色可持續工藝變革方向努力;按照十四五規劃的工作要求,在“控制總量,優化布局,調結構,轉方式”指導思想的要求下,根據市場需求平衡供給,優勢企業產能得到穩定釋放,同時,有效淘汰部分過剩低效落后產能。強化人才的支撐作用,創新引領,低碳控制,進一步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和整體技術優勢。全年組織1-2次現場觀摩和技術評價活動。
張福順指出,在節能環保方面,全行業要以雙碳目標引領,發展綠色生產工藝。針對會員單位在清潔生產工藝、節能、污染減排和資源高效利用方面存在的技術問題與需求。推廣使用節能型、節水型設備,加強工藝過程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水消耗,進一步解決廢水的排放問題,通過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切實有效地達標排放,推廣節水綜合利用示范項目;關注涉及本行業的有關污染動態和政策法規、規范、標準的擬定修訂工作,把技術工作做在前面,盡最大可能制定合理、合適、可行的排污指標,避免實施后嚴重制約行業和產品發展,引起被動。完善統計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統計和運行監測水平,每年形成一份行業運行報告。
與此同時,要做好行業標準化和技術法規等基礎性工作,按照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要求,積極組織制定符合市場需求和發展方向的團體標準。協同有關部門開展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修訂和審核工作。
張福順表示,下一步要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讓行業協會走上前臺,發揮重要作用,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方向。專家委員會各位專家,在新征程上,將有更大的作為。(姜小毛 孫志斌)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