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煉油、合成氨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均達到30%。到2030年底,煉油、合成氨行業產能布局進一步優化,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煉油、合成氨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對能效水平提出具體要求。
具體來看,《煉油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2024—2025年,通過實施煉油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形成節能量約2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500萬噸。到2030年底,煉油行業生產過程綠電、綠氫消費占比明顯提升。
《合成氨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提出,2024—2025年,通過實施合成氨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形成節能量約5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00萬噸。
從重點任務來看,煉油和合成氨行業均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能源消費綠色低碳轉型、能源資源循環利用、數字化升級等方面部署了節能降碳重點任務。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環評審批,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主要用能設備能效須達到先進水平。二是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三是優化行業能源消費結構。鼓勵相關行業企業實施清潔低碳能源替代,有序推進用能電氣化改造。四是加強余熱余能和資源循環利用。五是推動產品綠色低碳轉型。六是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
據了解,目前,煉油、合成氨等行業分別有約15%、11%的產能能效達不到基準水平,節能降碳潛力巨大。
對于煉油行業,業內專家解讀文件時特別強調,由于受原油品質、加工規模、工藝流程等多因素影響,不同煉油廠能效水平差異較大,因此行業要聚焦公用系統和用能設備,降低過程耗能。公用系統方面,要聚焦能量集成,通過系統用能優化、裝置間熱集成、減緩能量降質等手段,有效減少燃料、電力及蒸汽消耗,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提升關鍵工藝系統能效。用能設備方面,要強化用能設備運行分析,加快推廣應用能效達到節能水平及以上的通用用能設備。
對于合成氨行業,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符冠云建議,行業要強化分類施策,科學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提升內生動力與提供外部支持并舉,構建多方位政策支撐體系。在整合優化既有政策工具的同時,創新提出新機制新舉措,將節能降碳與大規模設備更新、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專項工作等相結合,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為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提供外部支持。二是協同推進潛力摸排、節能監察、宣傳引導,形成節能降碳工作合力。
此外,為推動各項任務有效落實,這兩個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快項目實施、嚴格監督管理、加強宣傳引導等4方面要求。(王儷錦)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