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煤炭的“變身”之旅看現代煤化工全產業鏈新格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7-02





      現在在山西,一塊煤能做什么?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道路上,山西做了哪些改變?一起來看煤炭的“變身”之旅。


      記者來到了太原市清徐縣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通過一座250孔7米的頂裝焦爐,焦炭就產生了,而在記者身旁這80多公里長縱橫交錯的管道里,輸送的就是焦炭所產生的煤焦油、焦爐煤氣等副產品,這些副產品正在以每小時20萬立方米的處理速度開啟“變身”之旅。


      曾經令各焦化企業頭疼的副產品,在這里不僅實現了100%利用,還把這里入駐的多家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連接在了一起。副產品中,部分焦爐煤氣可加工轉化生成為工業高純氫、LNG、甲醇或合成氨;煤焦油可開發為針狀焦、碳纖維等高附加值的碳基新材料……多條產業鏈構建起了現代煤化工全產業鏈新格局。


      其中,副產品中轉化的年產2萬噸工業高純氫,目前已經全部應用在了當地的交通領域。


      “變身”之后的高純氫首先在這里集合,每12小時就有1噸高純氫入站,可滿足近100臺氫能公交車一天的能源補給。


      這條在太原市剛剛示范上線的氫能公交,從開通之后成為市民綠色出行清單上的又一個新選項。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氫能公交出現在城市中。


      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煤礦安全的“隱形殺手”,如何將“危險源”變成“效益源”?核心技術就在記者手中這些白色的石頭上,這些石頭不僅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沸石”,而且本事也不小。


      “沸石”其實是一種礦石,具有很強的吸附性,人工合成“沸石”之前廣泛應用于環保和石油化工領域,而應用于煤炭領域則經歷了10多年25000多次的試驗。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在了當地的部分煤礦,提濃之后的瓦斯不僅可以用于發電,還為實現全域煤層氣高效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這是一家橫跨焦化、鋼鐵、發電等多個行業的傳統能源企業,每年僅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達到了600萬噸,如何把煉焦、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實現“趨零”排放呢?答案就在記者身旁這些培育池里。


      大小不足5微米的微藻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是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原料,還是各類優質營養素的天然寶庫。除此之外,微藻還是“吃碳”界的“天花板”,1公斤的微藻每天可以“吃掉”二氧化碳1.83公斤。


      從工業領域到生物科技領域,升級后的新賽道更加注重全產業鏈布局,僅這家企業年產80余噸藻粉,每年可降碳160余噸。


      從傳統到精細,從低端向高端,從單一到集聚,山西作為我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正在將每一塊煤“吃干榨凈”,建立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新樣板,在“雙控”“雙碳”指引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循環經濟模式進一步延展,為能源革命注入澎湃動能。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