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酐:產能“虛胖” 行業“內虧”短期內或難緩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21





      自6月以來,順酐市場跌幅擴大,行業持續處于虧損狀態。進入8月后,順酐市場跌幅收窄,虧損程度有所減輕,但正丁烷法虧損依然在720元/噸(不包含副產蒸汽價值)。截至8月14日,順酐參考價為6790元(噸價,下同)。后市來看,順酐行業產能快速增長,而需求未能同步跟進的“虛胖”后遺癥日益顯現,行業“內虧”短期內或難緩解。


      供應短期難降


      從年初以來的順酐走勢不難看出,上半年市場多數時間圍繞成本線震蕩運行,價格反彈往往是由供應端減產而展開,至檢修裝置復產而結束。1月初,順酐價格一度在8000元上方運行,此后因市場成交萎縮而自高位快速回落,端午節前后因部分大型順酐生產裝置突發性停車,一周內價格漲幅便超過1000元,此后市場開啟陰跌之旅,個別地區甚至跌破6000元。


      金聯創分析師王莉介紹說,造成順酐行情不振的主要因素是產能的快速增加。7月份,瑞來新材料(山東)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正丁烷法順酐裝置投料試車,生產出合格產品。


      據統計,年初以來,恒力石化42萬噸/年、萬華化學20萬噸/年、儀征化纖2萬噸/年等正丁烷法順酐項目陸續投產,累計新增產能達到84萬噸/年。至此,我國正丁烷法順酐總產能達到243萬噸/年,穩居全球首位。


      產能的快速增長挫傷了企業開工的積極性,正丁烷法順酐裝置開工率呈現震蕩向下態勢,一度從70%以上降至55%附近,而苯法順酐裝置開工率更是不足5%。


      對此,市場人士表示,新增產能釋放加之順酐裝置檢修數量不多,同時裝置可副產大量蒸汽的特性降低了開工彈性,使得生產企業無法根據市場靈活及時調產,供應短期內難有大幅下降可能,預計順酐后市或繼續維持弱勢。


      成本壓力難減


      從順酐的上游——正丁烷來看,順酐產能不斷釋放增加了對原料的采購,疊加原料價格高位運行,進一步蠶食了順酐的利潤空間。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順酐對正丁烷的消耗較去年同期累計增加約19.63萬噸。山東瑞陽化工貿易公司總經理王春明表示,年初以來,正丁烷價格始終處于4700元至5500元的偏高位區間震蕩運行,在3月份后更是維持在5000元上方。


      今年,順酐行業除了個別時段出現短暫盈利外,虧損幅度也在進一步加深,日虧損幅度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王春明介紹說,以山東地區主流液酐價格核算,前7個月正丁烷法順酐虧損幅度為724元(不包含副產蒸汽價值,下同),較去年同期寬幅下跌85.64%;從日度毛利數據來看,8月2日順酐虧損幅度已進一步擴大至1590元,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虧損紀錄。


      后市來看,目前順酐行業成本壓力難以紓解,因此行業利潤改善空間不大。


      需求托舉難強


      順酐下游需求未能同步跟進,也是順酐價低利薄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統計,上半年國內順酐累計產量同比增長28.11%,而同期下游消費量同比增長僅為14.43%,顯著低于供應增幅,導致供需失衡。


      隆眾資訊分析師認為,從順酐的下游——不飽和樹脂來看,遼寧旺林新產線于5月下旬試車、6月正式生產,為順酐行情上漲帶來支撐。目前,隨著高溫、多雨天氣增多,終端開工率逐步受限,且上游市場頻繁異動加重業者避險情緒,不飽和樹脂市場出貨節奏再度放緩,多數企業根據接單情況下調負荷、控制庫存。


      從開工率來看,二季度不飽和樹脂平均開工率在29%附近,環比提高12個百分點。目前受淡季需求變化有限影響,成本面窄幅波動、指引不足,主要樹脂企業開工率低位平穩,不飽和樹脂開工率在27%附近。


      宏觀環境的不景氣對消費端也形成壓制,房地產行業不振拖累需求端。8月仍屬高溫天氣,身處淡季下,國內不飽和樹脂行業開工率將維持淡穩,供應方面無太大變化,對順酐采購越發清淡,托舉作用難強。(趙淑玲)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