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石油和化工行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指導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在北京召開,對《石油和化工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南》(以下簡稱《評價指南》)和《石油和化工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數》(以下簡稱《評價指數》)兩個文件的征求意見稿再次征求意見和建議,并提交本次會議審議,為進一步加快推進行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李壽生強調,行業要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特殊意義,加快推動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同時,他建議行業相關標準既要有定性、定量指標,又要突出銷售收入、利潤率等核心指標以及否定指標。此外,行業還要上下齊心,按照全方位推動,分層次評價,聯動推動創建“三類一流”。
德勤中國企業咨詢合伙人趙健,北大縱橫咨詢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璞分別代表文件起草單位對《評價指南》《評價指數》進行了說明。
據悉,《評價指南》為創建“世界一流石油和化工示范企業”“國內一流石油和化工示范企業”和“業內一流石油和化工示范企業”“三類一流”示范企業提供了可量化、可操作的評價體系。其中,《評價指南》是《石油和化工行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行動指南(試行)》的深化、細化、量化和體系化,是對企業認識由定性向定量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向可操作性邁出的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指南”不是替代關系,是一個配套文件的兩個部分,需要綜合理解,配套使用。
此外,《評價指數》圍繞“規模化”“高效能”“強創新”“國際化”“可持續”五大一級指標框架展開,全面反映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競爭力的綜合評估標準。
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名譽會長王述綱強調,《評價指南》和《評價指數》是對石油和化工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總體評估和設想。其中,《評價指數》是對企業過去工作的總結和運行的評估,是企業發展階段的完成式;而《評價指南》則是對企業創建一流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是對企業未來發展目標的描述,兩者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共同構成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評價體系。《評價指南》經指導委員會審核批準,將在今年9月12日召開的2024年化工500強發布會上向全行業發布。
會上,國務院國資委機關黨委原常務副書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原常務副書記曾堅宣布了新進委員名單,分別是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秘書長劉李佳,上海華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劉文杰,華峰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宗均,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王璞。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等協會和多家石化企業代表及專家參會。(王儷錦 潘輝)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