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G:一系列利好因素的集中釋放 成交重心逐步上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06





      在資源供應減少、成本上漲、“金九銀十”旺季預期等綜合因素影響下,國內液化天然氣(LNG)在8月下旬打破市場近半年的平穩走勢,走出了一波連續上漲行情。截至8月30日,全國LNG市場均價為5109元(噸價,下同),較22日累計上漲261元。


      “市場供應小幅下降,國內需求多點增長,國際市場表現堅挺,一系列利好因素的集中釋放將使LNG后市行情堅挺向上,成交重心逐步上移。”隆眾資訊分析師劉娜說。


      國內需求多點增長


      近年來,隨著天然氣化工屬性逐漸增強,特別是丙烷脫氫(PDH)裝置集中投放,推動天然氣化工方向需求快速增長,成為主導LNG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


      “據隆眾資訊數據統計,8月末,華東、華南、華北地區均有PDH裝置開工,需求增量將在9月集中體現;另外,山東地區有兩套PDH裝置計劃于9月開工,盡管有裝置計劃停工,但綜合計算需求仍將增多。”劉娜說。


      燃燒需求在LNG消費領域占比34%,直接影響著LNG市場走向。為了迎接逐漸臨近的供暖季,各地區城燃或將迎來更為集中的補庫、備貨措施,LNG燃燒需求穩步增長。


      “金九銀十”旺季預期也為LNG市場帶來積極信號。“這期間部分下游開工率回升,助推工業需求回暖。目前各地補庫需求漸起,像陜西、河南、江西、山東等地儲備庫均有補庫操作。在補庫和工業需求的支撐下,液價短期強勢走高。”蘇州中能鼎力科技有限公司(購氣寶)分析師徐艷說。


      “‘金九銀十’旺季期間,工業領域市場活躍度的回升不僅會引發點供用戶LNG消耗量增加,也會通過物流運輸需求的提升給車用LNG消費帶來利好。”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張蓉蓉說。


      供應預期小幅下降


      在限電限產的雙重利空下,國產LNG資源產量走低。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8月29日當周,國內258家LNG工廠實際產量為69474萬立方米/日,環比上月減少750萬立方米/日。8月29日當周,國內LNG平均產能利用率53.75%,環比下調0.34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西南地區受限電影響,部分液廠停機導致區內整體開機負荷率降低。進入8月下旬,內蒙古地區部分液廠上游供氣削減,氣源供應的突然緊張疊加內蒙古地區萬瑞二期檢修、圖克裝置復工推遲,使得內蒙古液廠整體開工率由56%降至50%左右,資源供應明顯收緊。”隆眾資訊分析師張夢潔說。


      “最近主產地產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眾多液廠檢修還未復工; 另一方面是限氣導致供應減少,特別是寧夏地區多個液廠因無庫存而暫停裝車。”徐艷說。


      隆眾資訊認為,本輪LNG市場供需失衡的主要矛盾點在寧夏地區。寧夏區域液廠自給能力下降,外圍液廠補充能力不足,導致寧夏區域存在嚴重的供不應求情況。同時,先前靠寧夏及新疆資源補充的甘肅市場也因為寧夏和新疆無余量資源外放而產生供應缺口。


      氣源成本大幅走高


      8月29日,中石油直供西北液廠9月剩余氣量競拍結束,成交價格為2.95元至3.15元/立方米,較上期上漲0.44元至0.58元/立方米;液廠生產成本約4930元至5220元,較上期上漲638元至841元;日均投放氣量較8月減少40萬立方米;成交量較上期減少595萬立方米。氣源的量減價漲趨勢或將進一步刺激內陸市場的挺價情緒。


      “在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因素以及北半球迎冬補庫需求集中出現的推動下,氣源現貨到岸價格或繼續維持高位運行局面,海氣市場恐缺乏讓利意愿。”張蓉蓉說。


      據了解,9月部分進口管道存在檢修預期,屆時國內天然氣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將進一步提振LNG市場氣氛。


      “考慮下游接收能力及LNG經濟性,預計當LNG價格漲至5500元左右時,市場車用需求將會承壓減少,LNG市場或出現轉機。”張夢潔說。(王紅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