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5年開林油漆顏料股份公司在上海剪彩開業,到2023年我國涂料工業總產量超過3500萬噸,中國涂料工業歷經百年風雨。如今,我國已經連續15年位居世界涂料產量首位。涂料行業也在不斷因勢而新推進高質量發展,向高性能、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大踏步前進。
時間回到1949年,全國僅有50家油漆廠,1055人從事涂料生產,年產量不足1萬噸,涂料產品也只有低檔的幾十種。在之后的30年間,我國涂料行業不斷發展壯大,新工藝的出現、新設備的引入,使得涂料質量和品種數量都有所提升。1978年,中國涂料年產量34.36萬噸,占世界涂料總產量的2.34%。
改革開放后,作為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配套的重要工程材料,涂料產業也隨之進入快速發展期。
1990年后的十幾年間,我國涂料工業形成了百萬噸的年生產能力及消費市場,涂料的應用更加廣泛,種類也不斷細分。同時,立邦、威士伯等國外涂料企業進入中國,其帶來的新產品和新工藝也推動了中國涂料行業的發展,乳膠漆、水性漆等開始在摸索中前進。
到2005年,我國涂料生產企業已超過1萬家,眾多民營涂料企業脫穎而出。2009年,我國涂料年產量達到754.5萬噸,躍居世界第一。
“十二五”期間,涂料行業因勢而動,進入產業轉型期。從油脂、酚醛、瀝青等低檔涂料占比高達51.9%,高檔合成樹脂涂料依賴進口,到國內合成樹脂涂料產銷量占比超過70%,行業利潤呈年均兩位數增長,水性、高固體分等環境友好型涂料產量大幅提升,逐漸從“跟跑”轉向“領跑”。
2015—2020年,我國涂料年產量從1717.6萬噸增至2459.1萬噸,年均增長率達7.44%,高于同期國家GDP增長率。在這一時期,涂料行業也跟隨“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力度培養專業技術人才。2018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申報的“涂料工程”本科專業獲得教育部批準,涂料專業人才的高校培養開始走上正軌。其后,涂料行業實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也逐漸加速。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建立“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并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作舉辦“涂料企業高級人才研修班”,提升涂料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十三五”期間,涂料行業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的制定也持續推進并不斷完善。國家相關部委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涂料與顏料行業相關政策,涉及環保、安全及產業等諸多方面的政策法規,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涂料、油墨及膠黏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涂料產品技術要求》等。
在“雙碳”戰略提出后,中國涂料行業又聚焦綠色低碳,向綠色環境友好、功能化、節能增效、低成本、可持續等方向發展,生物質涂料、低能耗技術、供應鏈安全等方向成為熱門發展路徑。涂料企業自身對促進生產過程綠色化改進、降低產業鏈整體碳足跡的意愿也在快速增強,推廣使用不含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綠色原材料、從源頭減少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產生、提高污染物末端治理技術水平、建設廢棄包裝桶等固體廢物循環利用體系等,正在使涂料產品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能夠對環境產生更小的負面影響,實現更高質量、更綠色、更可持續的發展。
如今,中國涂料在全球涂料行業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亞太地區涂料總產量已占全球60%,總產值占全球45%,而中國涂料產量在亞太地區占比在50%以上。中國涂料行業正將一條創新、高端、差異化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通過整個產業鏈的“走出去”策略一直鋪展到全球,利用規模優勢,在世界涂料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靳雅潔)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