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貨源緊缺以及成本端支撐雙重影響,脂肪醇價格在11月繼續上漲。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華東地區C12—14脂肪醇價格為2.09萬~2.11萬元(噸價,下同),較10月21日上漲1700元,漲幅為8.8%。
“11月脂肪醇供應偏緊局面難改,隨著產地進入減產季,棕櫚油及棕櫚仁油價格存較大上漲可能,成本端或推動11月脂肪醇價格再度上漲。”卓創資訊分析師劉霞說。
原料價格走強
近期,脂肪醇原料端的棕櫚油及棕櫚仁油價格有所上漲,這將對脂肪醇成本面形成一定壓力。
業內人士介紹說,國際棕櫚油價格上漲是由于近期印度尼西亞政府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將強制實施B40燃料政策,即含有40%生物柴油的生物燃料油(BBM)標準。
據悉,按照1噸生物柴油消費1.05噸毛棕櫚油計算,這意味著2025年棕櫚油年度消費量將增加近300萬噸,而近幾年由于天氣和樹木老化原因棕櫚油產量受到抑制。這一消息令印尼棕櫚油期貨合約P2501價格應聲上漲。
“前期受《歐盟零毀林法案》政策影響,歐洲地區對原料棕櫚仁油買船量大,產地積極排船發往歐美地區,在無庫存壓力下,產地價格堅挺。后期隨著中國市場需求向好,多數中國買家開始購入棕櫚仁油,但產地供應逐漸收緊,棕櫚仁油價格不斷推高,工廠價格也隨之上漲。截至11月8日,精煉棕櫚仁油CFR(成本加運輸)收盤價格1870美元,較10月21日上漲170美元,漲幅為10%。”隆眾資訊分析師高鳳說。
“11月棕櫚油產地進入減產季,棕櫚油及棕櫚仁油產量仍存下滑可能,再加上增產季產地產量不及預期,棕櫚油及棕櫚仁油庫存維持偏低水平,11月產地棕櫚油及棕櫚仁油供應面偏緊,對其價格存在利多驅動。此外,印度尼西亞調高11月棕櫚油出口基準價格及出口關稅,再給原料價格提供支撐。整體來看,11月脂肪醇價格將走強,但對于脂肪醇廠商而言成本面將承壓運行。”劉霞說。
流通貨源緊缺
據隆眾資訊統計,10月脂肪醇有23.5萬噸/年產能停車檢修,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降至34%附近,處于年內最低點,月損失產量在1.27萬噸左右,市場貨源大幅縮減。
“10月底,國內脂肪醇裝置陸續開車,但多為交付前期訂單,市場可流通貨源有限。據卓創資訊調研顯示,由于船期延遲,進口貨源多于11月下旬抵達國內港口,11月中上旬脂肪醇進口貨源有限,市場整體供應依然偏緊,對脂肪醇價格形成支撐。”劉霞說。
“目前工廠開機后仍以交付合約單為主,新單交付周期較長,短期內國內供應仍然延續偏緊態勢。另外,外盤貨源供應亦偏緊,部分企業已接單至1月份,同時11月份國外部分主流企業有停車計劃,內外盤供應均表現緊張,脂肪醇價格上漲。”高鳳說。
“由于脂肪醇本身是大宗商品,毛利潤低,原料棕櫚油占到脂肪醇成本90%以上,因此棕櫚油連續寬幅上漲直接導致脂肪醇成本增加,公司利潤減少,甚至出現倒掛,因此我們減少了脂肪醇產品的生產。”廣州楷洽科技有限公司陳紅雨說。
需求跟進尚可
雖然脂肪醇供應緊張,導致下游行業開工不滿,但需求跟進尚可,下游部分工廠陸續補入高價原料。
“需求沒有多少改觀,公司仍以剛需采購為主。”陳紅雨說。
“脂肪醇價格高位,下游廠商心態普遍謹慎,備貨多以剛需為主。后市需關注的是,隨著春節臨近,在當前脂肪醇市場貨源供應偏緊的情況下,下游是否會存在集中性的提前備貨情況。若存在階段性集中備貨,屆時或對脂肪醇價格存在提振。”劉霞說。
“目前,脂肪醇的下游磺化市場價格漲幅明顯,截至11月8日,華東地區表面活性劑主流價格在9700元~10000元區間,較10月21日上漲600元,幅度為6.52%。11月來看,原料供應緊張態勢將延續,主力大戶維持合約跟進,部分下游對原料存補倉需求,后期來看,磺化市場供應預期收緊,或進一步推漲脂肪醇價格走勢。”高鳳說。(王紅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