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業中規模以上的企業有3萬余家。其中,民營企業就達2.7萬余家,占比超90%,數量占據絕對優勢。2023年,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5.95萬億元,其中,非公有制經濟約為7.96萬億元,占比達50%,撐起半壁江山。在國家認定的7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中,石油和化工行業企業有165家。其中,民營石化企業135家,占該行業冠軍企業數量的80%。”在日前舉行的2024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靜敏用一組數據展現了石化行業民營企業發展情況。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表示,民營經濟對我國石化行業發展功不可沒、作用不可替代。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營石化化工企業數量已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90%,吸納就業人員占全行業用工的80%,營業收入占比超50%。“民營企業要向強向新,善作善成,繼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地位舉足輕重
會議同期發布的《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展現了石化行業民營企業發展的亮眼成績。
據統計,在國家已經認定的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達1523家,占比為11.9%。其中民營企業1371家,占比為90%,優質民營企業數量龐大。
此外,民營企業已覆蓋煉油、化工兩大板塊全產業鏈,精細化工民營企業產能占比達到80%,占據重要位置。
《報告》顯示,2023年,在煉油領域的主要生產企業中,民營企業產能占比超過30%;在基礎化工領域的主要生產企業中,民營企業產能占比超過30%。
王靜敏表示,由于民營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實際產能占比更高。數據顯示,2023年,在化工產業下游的農藥、涂料、染料、顏料、助劑等精細化工領域和塑料加工、橡膠制品等領域,民營企業數量和產量均超過80%。
“在四個石化大省中,山東省煉化和輪胎行業的民營企業居骨干地位,廣東省塑料加工業的民營企業國內外影響力大,江蘇省和浙江省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和化工專用設備制造領域的民營企業是主力軍。”王靜敏說。
“民營企業研發動力強勁,創新成果顯著,許多民營企業成長為世界單項冠軍企業和有技術積累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李云鵬說。
同時,民營企業也是行業就業的重要渠道,貢獻了80%的就業人數和90%的新增就業。以石油和化工百強民營企業為例,2023年企業員工總數為76.3萬人,與2014年相比增長16.64倍,納稅貢獻顯著增強,2023年百強企業納稅總額達2942億元,與2014年相比增長11.2倍。
發展仍存挑戰
在此前發布的“2024全球化學化工品牌價值50強”榜單上,我國7個品牌上榜,其中包括民營企業榮盛石化、恒力石化、恒逸石化、東方盛虹、桐昆。
李云鵬表示,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社會貢獻成績顯著,是行業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1—9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2.02萬億元,同比增長3.5%,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生產保持穩定增長,但行業經濟效益下滑未實現根本扭轉,同比仍下降10.2%。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市場銷售困難、經濟效益不及預期。
《報告》顯示,目前,石化行業民營企業面臨營商環境、市場環境和內部治理等挑戰。戰略定位還不夠精準、創新能力還不夠突出、市場服務還不夠到位、治理方式還不夠規范是問題所在。
“當前市場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產品、技術、服務同質化以及部分現代企業治理能力欠缺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的發展,需要引起重視。”王靜敏說。
“從世界石化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產業規模越大、產業鏈各環節技術含量越高,產業升級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越復雜,需要調整的時間可能就越長,要正視當前產業升級的難度和挑戰。”李云鵬說。
向“新精尖”發展
李云鵬表示,不斷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民更環保更綠色更高生活品質新需求,將是石化工業“十五五”新任務。
“當前,行業經濟效益下行暴露了石化行業低端產能增長過快、高端產能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要跳出行業價格‘內卷’的困境,就需要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的消費市場領域進軍,在未來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重塑企業的新動能新優勢。”李云鵬表示。
與會專家表示,從長期來看,我國人均能源和化學品消費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優秀民營企業從來都是市場競爭的強者,石化強國建設更需要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競爭能力的強大民營企業。
“一個地方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地的產業發展水平。石化強國建設是整個石化產業鏈的建設過程,也是大中小企業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價值鏈的過程。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小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堅持專業精神和長期主義,在精細化發展的道路上,為石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云鵬說。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旭表示,為加快推進產業科技創新落地見效,需要加快探索孕育出一批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金種子”,從源頭上為制造業發展增添強勁動力,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基礎保障。“我們組織建設了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廣泛匯聚各類服務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智能服務,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選種、育苗、培優全周期服務體系,為各領域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更具有活力和創新力的市場環境。”(記者 渠沛然)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