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氦氣生產項目不斷興建,氦產能持續攀升,在資源自給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實現從高度依賴進口到部分國產的突破,未來有望實現自給自足甚至出口。”這是記者從11月27日在京召開的2024中國氦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氦產業創新發展委員會年度論壇上得到的信息。
“中國氦產業創新發展委員會成立一年來,國內新投產7套提氦裝置,總產能突破1000萬立方米/年,產量有望達到380萬立方米/年,同比增長40%;通過加強聯合攻關,逐步形成全產業鏈技術體系,支撐百萬方級提氦裝置建設;發布1項行業標準以及20余項團體標準,標準體系逐步建立。”會上,中國氦產業創新發展委員會主席、中國石油發展計劃部副總經理于天忠細數近一年我國氦產業取得的累累碩果。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高級專家王春燕介紹說:“2024年,我國氦氣產量快速增長,總產能突破千萬立方米,自主供應能力提升,對外依存度由90%多降低到85%左右,氦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不容忽視的是,我國氦氣對外依存度仍處于較高水平。我國氦產業創新發展急需上中下游協同發力,共同打造安全、穩定、有韌性的產業鏈。”于天忠強調,未來,氦產業要繼續加強與上游企業溝通,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加強聯合攻關,在氦資源勘查、低成本提氦、超低溫設備與材料等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加強相關標準制定,提高氦產業標準化水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推動氦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增添“底氣”。
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理事長馬銀川指出,氦氣未來在大科學裝置、量子計算等領域均有應用,要進一步提升氦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及協同攻關,完善氦氣產供儲銷貿研整個產業鏈,提升氦產業交易的話語權,促進我國氦氣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保障我國氦產業供應鏈安全,離不開國內企業的聯合協作。”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洑春干表示,將積極支持行業企業、科研單位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氦產業技術水平;支持行業企業加強氦采購信息溝通交流,提升國際采購談判話語權;支持氦產業重點項目研究以及大型氦制冷劑應用等;積極籌劃并推動建立氦產業行業標準技術委員會,促進氦產業團體標準升級。他還希望國家在產業政策、資金投入、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支持,為氦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王春燕指出,從全球范圍來看,當前全球氦氣供應仍由國外寡頭壟斷,氦氣價格受國際影響波動大。從國內來看,氦產能不斷提升,隨著氦氣在光纖、核磁共振、半導體、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快速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國內氦氣消費量將持續增加。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必須超前布局,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研究與產出,提升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切實增加富氦資源、降低提氦成本、提升儲備能力,提高氦產業鏈整體自主可控能力,實現技術自主、裝備國產。
會議由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中國氦產業創新發展委員會、中國石油聯合主辦。近200名代表參會。(耿明月)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