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晶硅期貨上市提上日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17





      期貨交易將促進多晶硅產業發展市場化,價格逐步回歸理性


      日前廣州期貨交易所發布公告,就多晶硅期貨和期權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多晶硅期貨上市已提上日程。弘業期貨多晶硅研究員周貴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期貨上市將引導多晶硅價格回歸正常區間,從而使新能源產品市場逐步恢復理性發展,市場情緒將日益穩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近年光伏產業高速發展,上游多晶硅產能增長迅速,價格也曾高漲。但近兩年,多晶硅價格呈現明顯的下跌走勢。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2021—2023年,我國多晶硅產能從51.9萬噸增至209.9萬噸,上漲304.43%,年復合增長率為185.98%;產量從49萬噸增加至147.1萬噸,上漲200.20%,年復合增長率為73.26%,增速明顯高于全球增速。“中國多晶硅產量在全球有絕對優勢。以2023年為例,中國多晶硅產能占全球總產能93%,產量占全球總產量92.1%。”周貴升說。


      隨著產能、產量節節攀升,多晶硅價格進入螺旋下跌狀態。


      硅業分會12月11日公布的信息顯示,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n型復投料成交均價為4.03萬元/噸,n型顆粒硅成交均價為3.70萬元/噸,p型多晶硅成交均價為3.31萬元/噸。而在2022年,太陽能級多晶硅曾出現過超30萬元/噸的價格高位。


      硅業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幾乎全部的多晶硅企業都處于檢修或降負荷狀態。據統計,11月國內多晶硅產量為13.3萬噸,較上月微幅下降,多晶硅企業集中下調了開工率。預計12月多晶硅產量將降至10.5萬噸,跌幅或將突破20%。


      與其他行業相比,多晶硅行業巨頭效應明顯,產能集中度高。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不少多晶硅龍頭企業出現虧損。據通威股份披露,2024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億元至-33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132.7億元。


      “多晶硅期貨上市將引導行業乃至新能源產業鏈進行供給側結構調整。”周貴升認為,市場良性發展的本質在于供求關系平衡。期貨上市后,多晶硅產業的發展將更加市場化,其價格也將逐步回歸至理性區間,新能源產業鏈發展也將更加健康。


      據廣期所公告,此次征求意見的內容包括《廣州期貨交易所多晶硅期貨合約(征求意見稿)》《廣州期貨交易所多晶硅期權合約(征求意見稿)》《廣州期貨交易所多晶硅期貨、期權業務細則(征求意見稿)》等。


      上述文件顯示,多晶硅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PS,交易單位為3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5元/噸,合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交割模式上,多晶硅期貨交割方式沿用目前期貨市場成熟的交割模式,即期轉現、滾動交割、一次性交割,倉庫和廠庫并行。風控制度方面,多晶硅期貨一般月份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比例分別設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和合約價值的5%。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期貨將實行品牌交割制度,交割品應當是交易所公布的注冊品牌的商品。貨主提供交易所要求的相關入庫材料后,其多晶硅產品可免檢入庫。“這對于產品質量好的多晶硅企業來說是利好。”周貴升說。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2020—2022年多晶硅龍頭企業簽訂了不少大單、長單。對此,周貴升表示,2025—2027年大部分訂單將到期,多晶硅期貨品種的上市將助力價格市場化運行。


      業界對多晶硅市場的后續發展仍持樂觀態度。據介紹,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上調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390至430GW上調至430至470GW,我國2024年光伏新增裝機預測則由190至220GW上調至230至260GW。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認為,盡管增速相比此前有所放緩,但每年新增光伏裝機量仍呈持續增長態勢,多晶硅消費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