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化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4





      自2020年9月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中國石化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綠氫煉化和氫能交通業務,積極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逐步建立涵蓋“制儲運加用研”的全產業鏈條,努力以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推動綠氫產能建設,探索煉化等難脫碳行業減排路徑。2023年8月,在新疆庫車全面建成投產2萬噸/年綠電制綠氫示范工程,這是全球首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攻克了波動電源大規模柔性制氫、綠氫穩定供應煉化企業等行業難題,形成了一整套綠氫工業化創新成果。啟動建設內蒙古鄂爾多斯3萬噸/年風光制綠氫一體化項目,所產氫氣將服務于煤化工綠色降碳升級改造。謀劃推進內蒙古烏蘭察布10萬噸/年風光制綠氫一體化項目,依托該項目將建設中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這3個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30萬噸。


      加強基礎設施布局,助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依托煉化企業生產優勢、加油站網絡優勢,建成11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140座加氫站,成為全球最大加氫站運營單一企業,初步打通成渝萬、京津唐、滬嘉甬、濟青、漢宜和京滬等6條氫走廊,2023年加氫站氫氣加注量占中國的40%左右。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積極打破氫能商業化瓶頸。成立氫能裝備公司,加強與高校院所、氫能企業創新合作,成功投用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撬裝式甲醇站內制氫和氨站內制氫裝置,實現燃料電池鉑基催化劑公斤級工業生產。在中國石化氫能產業布局和創新突破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加入了氫能裝備制造、科技研發領域,其中堿性電解槽供應商由最初的幾家發展到300余家,電解槽等制造成本下降20%~30%。(李家強)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