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丁酮市場突然啟動,“開掛”般直線拉漲。據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27日,丁酮市場參考價為7966.67元(噸價,下同),較12月10日上漲了9.1%。業內認為,推動丁酮市場淡季突漲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醚后碳四價格上行,疊加出口增量造成的短期供需錯配。展望后市,推動市場上行的兩大因素尚未消散,短期內丁酮市場仍有上行空間。
市場淡季突漲
“下半年,隨著外盤回落及東南亞供應缺口填補,外貿力度明顯轉弱。同時,國內新裝置階段投產壓制心態,疊加原油及能化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旺季時段需求不及預期,丁酮市場承壓下行。”金聯創化工分析師楊廣智表示,相比上半年丁酮價格震蕩上行的走勢,丁酮市場下半年持續下跌,在10月傳統旺季意外創下年內新低。
10月下旬,廣東惠州宇新新材料的10萬噸/年丁酮新產能投產后運行正常,其他主流大廠生產變化不大,丁酮產量預期創下近五年新高。楊廣智表示,需求方面,受全球經濟增長不足、國際政治經濟博弈加劇及國內終端行業持續低迷等因素壓制,內需層面長期疲弱。在供需基本面不佳的大背景下,丁酮行業處于偏承壓狀態,市價在近五年的低價區間運行。10月31日,丁酮市場參考價為7116.67元。
按往年慣例,12月份丁酮行業進入消費淡季,但今年的市場走勢卻背道而馳。12月中旬,市場突然啟動從7333.33元的點位迅速上行,于12月26日漲至7966.67元,9天時間上漲了630元,離8000元大關僅一步之遙。
成本支撐堅挺
推動丁酮市場淡季上漲,原料醚后碳四價格上行的提振功不可沒。
卓創資訊分析師馬燕在研報中指出,進入11月以來,隨著丁酮價格跌至年內低點后,下游深加工企業利潤空間增大,并且下游調油市場走勢好轉,帶動下游逢低補貨,驅動醚后碳四市場供需基本面偏緊,下游競價入市,導致價格不斷上漲。
醚后碳四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調油原料市場,其中烷基化裝置為主要下游,約占其消費總量的70%。因此烷基化裝置開停及利潤情況對醚后碳四需求干擾明顯。
11月,山東地區部分前期停工的烷基化裝置陸續復工,烷基化裝置開工負荷率上升,醚后碳四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在汽油船單活躍度提升的支撐下,烷基化油需求好轉,樂觀情緒主導市場震蕩上行,從而激發深加工企業對醚后碳四原料的采買熱情,提振醚后碳四需求。而供應面則整體偏緊,企業庫存低位,對市場形成強有力的利好驅動。
后市來看,馬燕預計國內醚后碳四市場維持持續震蕩偏強走勢。目前市場呈產銷平衡狀態,企業庫存處于偏低水平,而短期調油原料市場剛需良好,對丁酮價格存在支撐,裝置運行預計平穩,對醚后碳四剛需穩健。供應面來看,短期內仍無增量預期,市場供應延續偏緊格局。油品市場預期樂觀,市場心態向好。利好驅動疊加,預計短期醚后碳四市場易漲難跌。
出口增量托舉
9月開始,丁酮市場出口量連續3個月達到2萬噸以上,出口訂單集中交付導致國內市場供需偏緊。
11月,中國丁酮出口量達到2.3萬噸,同比增加154.18%,居全年第二。2024年前11個月丁酮總出口量達到218105噸,同比增長74%。
“韓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和印度為丁酮出口主要的貿易伙伴。今年丁酮出口量的增長主要來自這四國。”卓創化工分析師徐時楠介紹。隨著東南亞制造業回暖,預計我國丁酮出口量或繼續維持高位。
另外,雖然11月主要貿易伙伴韓國及越南采購下滑,但歐洲及美洲多國采購均有一定程度上升,因此我國丁酮出口依然保持良好氛圍。加之國外裝置12月有少量減產,也刺激我國丁酮出口量在1月仍有強力支撐。
徐時楠認為,隨著10—11月丁酮出口量大增,國內丁酮供應緊張的局面逐漸加劇。到了12月,山東、華東及華南工廠均以預售為主,國內供應延期也讓部分貿易商高價采購市場現貨。目前國內主力工廠均沒有庫存,多預售1月貨物為主,因此短期來看,丁酮市場仍有持續上漲可能。(李冬鈴)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