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美進口原油加征10%關稅,業內認為——短期對石化市場影響不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2-14





      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從美國進口的原油等產品加征10%關稅。新政執行后,將對國內原油進口及石化市場產生何種影響引發業內討論。“基于歷年我國對美進口原油的依賴度較小,此舉不會對國內原油的正常進口及下游石化產品的生產運營及市場形成顯著影響。”這是業界的主流觀點。


      數據統計顯示,2021—2024年我國進口美國原油分別是1147.18萬噸、789.09萬噸、1428.74萬噸、963.97萬噸,占當年進口總量比例為2.2%、1.6%、2.5%、1.7%。從歷史數據來看,我國對美國原油的進口依賴程度并不高,正常年份進口美國原油數量占原油總進口量的比例約為1.5%~3%,而從俄羅斯和沙特進口的原油占比則在14%~20%。


      目前,我國在對美國進口原油加征10%關稅后,以當前國際原油價格來看,相當于每桶要多出約7美元的額外成本。若這一政策持續執行且后續無新的豁免條款,大概率將導致進口商顯著縮減從美國的原油進口量,若政策持續執行,不排除從美國進口的原油量有完全被其他國家替代的可能性。


      從進口美國原油的企業方面來看,以中石化等主營單位為主,以及延長石油的少量進口,而獨立地煉企業近年來已很少進口美國原油。對于中石化而言,其旗下的中聯化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商,進口原油來源地和油種選項豐富,調節能力非常強,少進口美國原油不會對其正常運營及煉廠生產構成影響;而延長石油進口的美國原油也僅作為輔助,煉廠加工主體仍是來自延長油田的國產原油,因此也影響甚微。因美國進口原油在煉化行業的原料占比不大,對其加征關稅對國內煉化下游化工產品市場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從國內進口原油的品質來看,主要以中石化購買的輕質低硫原油為主,美國出口的原油也以輕質低硫原油資源為主,但這類原油在全球范圍內的替代油種較多,因此對我國而言并不構成強依賴性。


      從可替代資源來看,選項較為豐富,中東、歐洲、西非的原油皆可替代。尤其是前些年一度備受國內煉廠青睞的挪威JS原油,其品質已經接近輕質門檻,同時硫含量極低。因此雖然對美國進口原油加征10%關稅,但全球可替代資源選項依然較多。


      綜合分析,我國對從美國進口原油加征10%關稅,不會對國內原油的正常進口及下游煉廠的生產運營形成顯著影響。從近期國際原油市場來看,截至2月10日收盤,WTI價格為72.32美元/桶;布倫特價格為75.87美元/桶,與1月30日價格相比均出現小幅下降。國際油價下跌的走勢主要還是與市場擔憂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引發貿易爭端風險、進而拖累原油需求有關。國際原油市場一旦步入下行通道,對國際、國內石油化工市場的“骨牌效應”均會出現。(依風)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