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產能釋放 新興需求增長
2024年,國內甲醇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價格震蕩下行。展望2025年,國內仍有890萬噸(年產能,下同)新增產能釋放,供應過剩壓力持續,成本與需求博弈加劇,甲醇市場逐漸進入存量博弈階段,考慮到下游新興領域的消費增長,甲醇行情或將呈現先抑后揚的走勢。
產能擴張 進口高位
從供應端看,國內甲醇產能持續擴張,進口量維持高位。格林大華期貨分析師吳志橋指出,近幾年國內甲醇產能和產量繼續擴張,但增速有所放緩,2024年新增產能約500萬噸,總產能達到1.12億噸,預計產量在9257萬噸。2025年預計新增產能890萬噸,其中配套烯烴、1,4-丁二醇(BDO)等裝置涉及產能580萬噸,非一體化裝置產能310萬噸。
同時,我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甲醇進口國,進口來源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據隆眾資訊統計,2024年進口甲醇1331萬噸,同比下降7.33%,預計2025年進口量將再度回升至1400萬噸以上水平。
從需求端看,傳統需求增長乏力,新興需求潛力待釋放。甲醇下游需求包括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傳統領域,以及甲醇制烯烴(MTO)、BDO、甲醇燃料等新興領域。“近幾年,傳統需求和新型需求占比此消彼長,BDO、新型燃料、有機硅等逐漸被市場所關注。”吳志橋表示,2025年預計有1套甲醛裝置20萬噸產能、6套醋酸裝置590萬噸產能、5套MTBE裝置263萬噸產能、5套BDO裝置137萬噸產能、3套氯化物裝置149萬噸產能、2套有機硅裝置40萬噸產能、7套碳酸二甲酯(DMC)裝置70萬噸產能投放,預計能拉動甲醇消費736萬噸。理論上看,甲醇需求增速大于供給增速,但考慮到下游市場低迷、結構過剩,開工率不會很高,甲醇供需基本平衡,后期主要關注海外進口量的影響和下游投產進度。
從成本端看,煤炭價格波動較大,成本支撐減弱。煤炭是煤制甲醇的主要原料,其價格波動對甲醇成本影響較大。2024年,國內煤炭價格整體呈現下跌走勢,對甲醇成本支撐作用減弱。預計2025年,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寬松格局難以改變,煤炭價格或將維持低位震蕩,對甲醇成本端的支撐作用有限。
開工下滑 價格回升
進入2025年以來,甲醇價格在1月震蕩走低后,2月探底回升。金聯創化工分析師路鈺涵指出,受春節放假、需求收縮、高速限行等因素影響,2月國內甲醇月均開工率在79.47%,環比下降1.42%,同比略降0.82%。當月伊朗多數項目延續停工,甲醇進口量環比縮減明顯,預計到貨量19萬噸;沙特、阿曼、馬來西亞等地到貨量也有縮量表現,當月進口甲醇總量在55萬~58萬噸。
路鈺涵介紹說,2月中國甲醇理論總需求737.49萬噸,環比上月下滑8.49%。其中,醋酸、二甲醚、BDO、DMF等傳統端產品需求多數表現減量,僅MTBE表現相對尚可;烯烴行業開工率延續下滑,2月開工率在80.61%,環比上月微降0.45%,較去年同期偏低。
元宵節之后,受部分烯烴階段外采、傳統下游需求恢復尚可等利好影響,甲醇價格重心上移。3月10日,內蒙北線價格在2250元/噸,山東魯南在2580元/噸,江蘇太倉在2665元/噸,關中區域貨源緊張,部分廠家長約提貨速度較快。
“從成本方面看,煤炭供強需弱狀態延續,煤頭裝置現金流利潤增厚,在此背景下,廠家春檢意愿將成為影響甲醇供給的重要變量。”長安期貨煤化工研究員張晨指出。
博弈加劇 先抑后揚
卓創資訊分析師柳塏指出,3月國內部分甲醇裝置仍有檢修預期,月內有400萬噸左右的產能檢修,或將導致3月國內甲醇產量下降。進口方面,伊朗部分裝置仍在檢修中,恢復時間待定,預計3月進口量不會很高。
路鈺涵也認為,3月國產甲醇開工延續走低,國內甲醇產量相應維持縮減態勢。進口總體仍處于相對低位水平,預計3月進口量在70萬噸附近,實際以海關數據為準。
路鈺涵同時指出,隨著氣溫逐步回升,甲醛及板材等終端需求或將逐步增加。總體來看,產品供需結構存改善預期,預計3月甲醇市場震蕩中上移概率較大。下半年,隨著傳統需求旺季的到來以及新興需求的逐步釋放,甲醇價格或將企穩回升。
長安期貨煤化工研究員張晨認為,近期甲醇供需邊際改善,盤面偏強運行,但原油價格下探,或影響化工品整體重心。此外,隨著甲醇價格上行,廠家檢修意愿或受到影響,下游抵觸情緒也或有增強,因此對于甲醇上方空間持謹慎態度。(劉海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