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來,國內液化天然氣(LNG)迎來一輪連續拉升行情。截至3月初,LNG均價上漲至4859元(噸價,下同),環比漲幅9.9%。然而,隨著供增需減、淡季預期等消極因素出現,LNG市場開始回落趨軟,至3月24日,國內LNG均價回調至4694元,跌幅3.4%,回歸整理態勢明顯。
“2月份受部分液化工廠減產、需求緩慢恢復以及海氣積極推漲的影響,國內LNG成交價格連續上漲。但3月份北方集中供暖結束,天然氣供應充足,LNG調峰需求減少,供需漸趨平衡,市場開始理性回歸。隨著5—6月份需求淡季來臨,消費預期減少將對后市產生消極影響,預計4月份LNG市場將迎來關鍵整理周期。”鄭州大有燃氣市場部經理孟建杰分析說。
供增需減促調整
據隆眾資訊統計信息顯示,3月份,國內268家LNG工廠第三周實際產量79093萬立方米,較月初增加7534萬立方米,增幅達10.5%。需求方面,隨著供暖季結束以及2月份部分企業集中補庫放緩,3月LNG整體需求出現下降。
孟建杰表示,3月初國內LNG市場高位回落的主要原因除了供應增長外還有需求銳減。3月份第一周國內LNG總需求為76.29萬噸,環比減少5.54萬噸,降幅6.77%,這也是導致當月國內LNG市場回落調整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3月份第二、第三周需求平穩恢復,至第三周末國內LNG總需求已恢復至81.96萬噸,再次達到2月底水平。供需差陸續縮小,價格回落速度也開始趨緩,LNG市場整理態勢開啟。
外盤高位存支撐
據市場人士分析,俄烏沖突仍舊是歐洲天然氣市場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之東北亞地區的高需求現狀,致使亞洲LNG市場成交價格高位堅挺。雖然2月中旬后國際市場LNG價格有所回落,但由于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3月份再次開始企穩回升。據統計,普氏日韓標桿指數(JKM)1-3月份價格均高于國內均價,對國內市場形成堅強支撐。
另外,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中國對美國自2月10日起實施了加征15%關稅,其中對美進口天然氣形成影響,美國天然氣供應商已經連續近40天沒有收到中國訂單。國際能源市場格局的變化對國內天然氣市場產生影響,綜合當前多空博弈的市場現狀,短期內LNG市場行情震蕩整理難免。
供需博弈再平衡
市場資深評論員邵會文表示,目前天然氣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國內供應能力,包括現有生產企業開工負荷和社會庫存情況。截至3月20日,國內LNG工廠總庫存量53.3萬噸,相比月初呈平穩下降趨勢,而3月份第三周國內天然氣平均有效產能利用率為62.28%,較月初提升6%左右,LNG市場貨源總體供應充足。二是需求恢復情況。3月中下旬開始,市場成交價格企穩,貿易商積極逢低采購,下游加氣站計劃采購囤貨,LNG需求有增加趨勢。三是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3月24日,俄烏沖突的談判沒有明顯進展,再次加大了國際天然氣市場的斷供風險。
從供需數據分析,受多方利好利空因素影響,LNG供需差正在逐步縮小。并且3月下旬國內西北主產區受部分工廠檢修影響,供應將會持續處于收緊狀態,對主產區價格形成拉動,市場供需再平衡格局或將形成。
業內人士認為,從當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以及市場成交量價來看,短時間內LNG供需博弈仍在延續。在供方略占優勢的背景下,同時疊加業內對5-6月份淡季用量減少的預期,LNG市場窄幅整理或為近期主流,4月份應為關鍵節點。(劉永明)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