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麗公司2026年將停止日本的PTA生產;三菱化學宣布轉讓子公司股份,退出PTA產業;英力士擬關閉比利時工廠一套PTA裝置;樂天化學計劃出售巴基斯坦有限公司股份,徹底退出PTA業務
4月18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馬永生在二季度HSE和生產經營工作會議上強調,化工板塊要切實把握"窗口期",努力成為化工行業經營創效、科技創新的優等生。
近期,國際化工企業陸續退出了精對苯二甲酸(PTA)產業,或將為我國PTA產業創造新的出口市場。今年2月,日本東麗公司宣布,2026年將停止在日本的PTA生產。2023年12月,三菱化學官網宣布,將轉讓子公司80%的股份,基本退出PTA產業。2023年11月,英力士宣布,擬關閉比利時安特衛普省赫爾工廠的兩套PTA裝置中較小、較舊的一套。2023年2月,樂天化學宣布,計劃出售持有的巴基斯坦有限公司75.01%的股份,徹底退出PTA業務。國際化工企業陸續退出PTA產業,是供應過剩與市場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
全球PTA產能增長
截至2024年底,全球PTA生產規模約1.1億噸,其中亞洲占比為90%以上,北美和中東也有部分產能,但是規模不大。我國是全球最大的PTA生產國,2024年底PTA總產能已超過8500萬噸/年,占全球產能的63%左右。預計2025年全球PTA產能將達到1.1625億噸/年,開工率為83.7%,但需求卻只有9733萬噸。2025年~2030年,預計PTA產能將保持中低速增長,到2030年,需求將增至1.1561億噸,增速略高于產能,裝置平均負荷升為84.4%。
2025年~2030年,全球PTA供應增長將主要來自亞洲與中東地區,其中東北亞地區新增產能占全球新增產能的70%以上,中東地區約占11%~13%。同期,全球新增需求主要來自東北亞,占全球新增需求的70%;其次是北美和東南亞地區,新增需求約占3%~4%。
除我國大陸地區外,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新建或擴建的PTA裝置主要集中在印度及文萊,中東地區的PTA裝置主要建在沙特和阿曼。此外,印度計劃新增產能較大,但存在不確定性。印度信實集團計劃今年投產300萬噸的PTA項目,印度石油公司計劃投產120萬噸/年的PTA裝置,但目前未有任何進展,仍需關注實際投產落地情況。
下游消費單一集中
目前,全球PTA產品多數用于生產聚酯。聚酯與滌綸是PTA產業鏈最主要的方向,相對單一。用PTA生產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消費量中的65%用于生產滌綸,廣泛用于衣物、居室及產業織物中。
2024年,全球用于生產PET的PTA占總消費量的97.5%,而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對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及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比例僅為2.5%,約419萬噸,且大部分集中在東北亞地區。
我國PTA下游產業較多,從消費結構來看,消費量較大的產品是聚酯,消費占比為96.01%。PTA下游聚酯產業消費占比依次是滌綸長絲、聚酯瓶片、聚酯切片、滌綸短纖,其中聚酯切片占比保持在15%以上。
我國PTA競爭加劇,出口態勢強
2024年,我國PTA供應持續增加,行業競爭力加劇。我國2024年PTA總產能達到8601.5萬噸,PTA整體開工率維持相對較高水平,PTA庫存壓力不大。但PTA市場獲取利潤存在壓力,企業加工費基本在300元~500元/噸,少數時間跌破300元/噸。雖然部分企業執行降負或檢修來恢復合理的利潤空間,但成本端的動向依舊主導市場。
2025年,我國PTA產業仍有不少產能投放計劃,如上半年虹港石化三期、三房巷海倫都有投產預期,下半年獨山能源四期也將投放,共計870萬噸,如果投產進度順利,今年底我國PTA產能將達到9472萬噸,增速約10%。上半年是聚酯消費淡季,PTA季節性累庫預期較強,新裝置釋放后,PTA可能存在更多入庫需求。未來,PTA加工費將維持在250元~400元/噸的低位,或導致缺乏競爭力的裝置關停。
此外,隨著行業競爭加劇,我國PTA的理論利潤率正逐步降低。2005年~2025年,我國PTA利潤率出現明顯下降,從最初盈利2000元/噸到目前不足500元/噸,主要原因是快速擴張后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大幅下降。
綜合目前行業發展狀況來看,2024年乃至未來幾年,出口市場或成為下一個競爭點。2024年,我國PTA出口量達到442萬噸,比2023年增長25.9%。2025年,我國仍有PTA新裝置計劃投產,除了內需消化,出口仍是供應商的銷貨途徑。出口市場對供需關系、價格走勢、競爭格局和企業經營策略都將產生影響。
全球環境不佳,我國企業應把握機會
在目前產量過剩的全球環境下,我國企業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機會。
首先是主動調整產品結構,開發高附加值的PTA產品,如生產用于高性能纖維和工程塑料的PTA產品等,有效消化過剩產能。
其次是積極拓展國際市場,2020年~2024年,我國PTA年均出口增速達到58.8%。歐美及日韓退出的市場將是我國企業爭奪的重要地區。
再次是充分利用期貨等金融工具進行原材料和成品的庫存管理,鎖定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
最后是推動行業整合,加速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增加行業的話語權。(作者: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 趙睿)
近年來國際化工企業退出PTA產能情況
●日本三井公司
2022年3月關停40萬噸/年PTA裝置
●樂天化學
2023年2月出售位于巴基斯坦年產量為50萬噸的PTA裝置
●英力士
2023年11月關停位于比利時年產量為44萬噸的PTA裝置
●三菱化學
2023年12月出售位于印尼年產量為66萬噸的PTA裝置
●加拿大Indorma公司
2024年9月關停位于加拿大年產量為70萬噸的PTA裝置
●日本東麗公司
計劃2026年關停PTA業務,目前年產量為16.5萬噸
全球(不包括中國)PTA主要新建計劃
●土耳其SASA公司
預計今年投產年產量150萬噸裝置
●印度信實集團
預計今年投產年產量300萬噸裝置
●印度JBF集團
預計今年投產年產量120萬噸裝置
●印度石油公司
預計今年投產年產量120萬噸裝置
●阿曼國際石油工業公司
預計2028年投產年產量110萬噸裝置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