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海煉化創建“無廢石化基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08





      前不久,浙江寧波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的白鷺園迎來首批歸巢的鷺鳥,白鷺全球慢直播平臺“I-EGRET”(愛白鷺網站)進行全天候直播,展現出人與自然、能源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生態之美。白鷺翩飛的生動圖景背后,是鎮海煉化打造無廢無異味綠色示范基地的生動實踐。


      鎮海煉化白鷺園位于鎮海煉化生產廠區內,占地約1.5萬平方米。中國林科院亞林所鳥類專家焦盛武介紹,鎮海煉化廠區植被茂密、環境安寧,溝渠與鄰近的東海灘涂孕育了豐富的食物鏈,為鳥類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即便是對環境敏感的白鷺,也能在廠區內悠然生活。據統計,白鷺園全年累計棲息鳥類近50種。


      作為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鎮海煉化目前擁有4000萬噸級煉油能力、每年2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是中國石化4000萬噸級煉油基地。在“雙碳”戰略指引下,公司主動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全面推進“碳達峰八大行動”,在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上協同發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一系列成果。2024年,鎮海煉化獲得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稱號;今年3月,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第一批新四類環保設施開放單位,成為行業綠色發展的標桿。


      “工業生產必然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只有對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才能更可持續地實現近零排放,甚至達到‘無廢’。”鎮海煉化公司黨委書記陳燕斌介紹,公司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努力打造無廢無異味綠色示范基地,創建“無廢石化基地”試點項目,助力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工信部和生態環境部“無廢園區”典型案例,并參與制定行業相關評價標準。此外,公司積極探索“無廢產業鏈”循環經濟模式,推動產業鏈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技術創新,在減少廢棄物的同時實現降本增效。


      在鎮海煉化四電站,記者看到,公司技術攻關團隊正在進行生化污泥轉化為生物質燃料的試驗。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項新技術將氧化塘的生化污泥制成生物質燃料,再送至動力中心摻燒,預計每年可減少約1000噸的固廢外委處理量,大幅降低電站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在鎮海煉化的中控室,公司公用工程二部操作員汪杰在認真查看屏幕上的數據。“反應器的壓力和溫度必須穩定在一定區間內,這樣硫就能完全反應無害化,大分子有機物也能經過污水處理變成營養物質。”汪杰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廢堿液濕式氧化裝置,在高溫高壓下對廢堿液中的有毒物質進行無害化處理,將其轉化為可用資源,實現“變廢為寶”,為公司創造效益近百萬元。


      在大氣治理方面,鎮海煉化同樣肯下苦功。公司委托寧波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全流程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識別,從源頭提升VOCs管控水平,大氣績效以A級通過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審核。


      近年來,鎮海煉化注重發展清潔能源,通過調整能源結構,推動氫能產業鏈布局,加速低碳發展步伐。2021年,公司在寧波建成加氫站。2024年,該加氫站擴建升級為浙江省氫源供應中心,目前已具備日供氫4000公斤的充裝能力、2500公斤的加氫能力,讓氫能源在公交集中點、渣土裝載等豐富場景中得到應用。目前,公司應用氫能重卡進行聚烯烴產品的運輸,打通長三角地區氫能重卡跨城際物流應用場景,助力中國石化打通氫能上下游產業鏈,打造鎮海煉化綠色能源走廊。


      陳燕斌介紹,當前,鎮海煉化正加速打造“低成本+高附加值+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競爭新優勢,建設更高質量的“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綠色石化基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石化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記者 郁進東)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