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下降、供過于求是影響業績主要因素
連日來,科萊恩、世索科、科思創、贏創、亨斯邁等全球跨國化企陸續發布了2025年度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跨國化企2025年二季度業績與預期基本相符。在新的貿易壁壘沖擊和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跨國化企高管普遍認為市場供過于求、需求下降是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
世索科實現了又一個季度的穩健利潤率表現:第二季度凈銷售額達15.9億歐元,價格總體保持穩定;EBITDA達3.35億歐元,環比增長8%,核心業務板塊利潤率提升。以上數據符合企業預期。
科萊恩2025年第二季度價格和銷售額保持穩定,盈利能力顯著提升。第二季度銷售額為9.68億瑞士法郎,保持穩定,催化劑以及吸附劑和添加劑業務的增長抵消了護理化學品業務的輕微下滑;價格同樣保持穩定。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催化劑業務恢復增長,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5%。
亨斯邁二季度業績基本符合預期。營收為14.58億美元,同比下降7.4%;歸屬于亨斯邁的凈虧損為1.58億美元,去年同期凈收入為2200萬美元;調整后EBITDA為7400萬美元,同比下降43.5%。
巴斯夫集團2025年二季度銷售額為158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42億歐元。這一變化主要由匯率不利影響以及產品價格下降所致。產品價格下降主要源于化學品業務領域,而表面處理技術、營養與護理業務領域的價格則有所提升。農業解決方案、表面處理技術和材料業務領域的銷量有所增長。
科思創稱,盡管銷量基本保持穩定,但平均售價下滑和匯率因素對業績造成了顯著負面影響。總體而言,受價格下跌影響,集團銷售額降至34億歐元;EBITDA為2.7億歐元,符合預測;合并凈利潤為-5900萬歐元。
在日益嚴峻的經濟環境下,贏創工業集團2025年第二季度的調整后EBITDA為5.09億歐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2%。贏創工業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庫樂滿表示:“本季度市場需求疲軟,不確定性顯著增加,這些挑戰也同樣反映在我們的業績中。”
在分析業績時,企業高管普遍認為市場供過于求、需求下降是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
科思創在分析第二季度業績時認為,美國進口關稅的意外上調對部分重點客戶的全球供應鏈造成了顯著沖擊,并導致對美出口大幅下滑。這在相關銷售市場引發了嚴重的供過于求的局面,尤其是亞太地區,進而導致全球售價大幅下跌。
鑒于整體經濟持續疲軟且短期內無復蘇跡象,科思創已于2025年7月11日調整了2025財年的業績預測。科思創首席財務官拜爾表示:“第二季度,需求疲軟、供過于求以及新增關稅帶來的持續挑戰對我們的利潤率造成了顯著影響。盡管銷量保持穩定,但這些外部因素已明顯反映在我們的業績中。鑒于短期內市場尚無復蘇跡象,我們已對全年預測進行調整,同時將堅定落實轉型和效率提升措施。”
科萊恩首席執行官康睿德表示。“雖然我們仍專注于推動有盈利的有機增長,但考慮到終端市場持續的不確定性,我們已將2025年銷售額目標調整為以當地貨幣計增長1%~3%。同時,我們確認全年盈利能力目標為不計特殊項的EBITDA利潤率為17%~18%。”
世索科集團首席執行官Ilham Kadri表示,“我們對全年業績展望保持不變。還將繼續推進轉型,以搶占市場份額。通過有序退出非核心業務,我們將成為更純粹的特種化學公司。在完成企業內部信息技術和共享服務的分拆后,我們將在下半年加速成本節約舉措,進一步支持企業長期盈利性增長。”
亨斯邁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r R.Huntsman表示:“以往在二季度能夠看到的建筑需求季節性增長在2025年有所減弱,我們認為這一趨勢在第三季度不會發生顯著變化。鑒于目前的回報,我們已采取果斷措施降低成本并進行重組,包括關閉位于德國默爾斯(Moers)的馬來酸酐工廠以及位于歐洲和北美的其他下游工廠。我們于2024年底啟動的重組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擴大,最終將使我們的全球員工人數減少近10%,其中歐洲地區的裁員幅度最大。”(陳鴻應)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