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素有“科技發展催化劑”之美譽,是上世紀4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新技術化工新型材料,具有耐高低溫、防潮、絕緣等優異性能,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氣、建筑、運輸、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療等行業。我國有機硅產業的發展始于江西省永修縣。上世紀80年代,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發展民族有機硅工業,國家決定在江西永修縣星火化工廠江西星火有機硅廠前身建設國內首套萬噸有機硅單體裝置,此后,我國有機硅單體生產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上游產能擴張迅猛
江西星火有機硅廠廠長蔡朋發介紹,自1997年國內首套萬噸級有機硅單體生產裝置建成投產后,這家企業1998年實現產能增加一倍,達到2萬噸,2006年突破10萬噸大關。
2007年,該廠投資10.36億元新建的年產10萬噸有機硅單體裝置正式投產,有機硅單體年產能達到2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有機硅單體生產企業并躋身世界同業四強;2008年底,該廠應用法國羅地亞專利技術對已有20萬噸有機硅裝置進行技術改造,使其年產能達到30萬噸;2009年4月28日,中國化工集團投資80億元的年產40萬噸有機硅單體和年產24萬噸有機硅下游產品項目正式落戶永修星火工業園,項目一期工程于2009年8月9日開工,計劃2011年底竣工投產,二期工程計劃2015年全面竣工。
星火有機硅廠的擴張步伐其實是近幾年來國內有機硅產業興建產能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球增速最快的有機硅市場,近5年來我國有機硅市場一直保持20%-30%的增長率。
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躍林說:“中國現有、在建和準備建設有機硅單體的單位多達20余家,是全球第一。2005年我國有機硅單體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比例僅15%;2010年有機硅單體產能達到160萬噸,占全球有機硅單體總產能的40%,成為世界最大的有機硅單體生產基地和出口國。”
“2002年我國有機硅單體產能僅為10萬噸,2009年已經達到100萬噸,預計2012年將達到200萬噸。目前我國有機硅單體已經出現階段性過剩。”藍星星火有機硅廠市場部經理戴加勇說。
國內企業大舉擴建,國外有機硅生產巨頭也紛紛向中國轉移產能,使得有機硅單體產能過剩之憂愈加現實。
“近幾年,全球有機硅產業向中國轉移,現在幾乎所有的有機硅跨國公司都在中國安營扎寨。全球的有機硅單體產能增長基本都在中國,而國外單體產能并無增長。中國正從有機硅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戴加勇介紹說。
拓寬下游應用領域
“我國有機硅化合物研發至今60年歷程,但產業發展仍存在上游原料不配套、下游單體自我消化能力不強等制約產業優化升級和發展壯大的問題。”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教授級高工傅積賚指出,“我國有機硅下游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品種牌號偏少,高品質和功能性產品開發不足。在相當多的高新技術應用領域,仍以采用國外公司提供的產品為主,本土企業很難進入。”
隨著有機硅產業上游產能的大量增加,產業將面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微利時代正在到來。“盈利能力將逐漸體現在對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以及對高附加值下游產品的開發上。”傅積賚說,“有機硅跨國公司的營銷策略都有主攻的市場領域,諸如汽車、建筑、個人護理用品及化妝品、微電子、太陽能電池、風能、發光二極管和輪胎工業等,他們對這些行業吃得很透,故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層出不窮,這值得國內企業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有機硅產業鏈很長,上游的單體可以開發上萬種下游應用產品。如果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則能產生出巨大的集聚效應。江西省在有機硅產業的上下游配套和綜合利用上走在了前列。記者采訪了解到,圍繞星火有機硅廠,永修縣及工業園區以延伸有機硅產業鏈,做大做強循環經濟為工作著力點,致力于“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的積極探索和運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先后引進的包括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美國卡博特公司等39家企業中,與有機硅直接關聯的企業22家,產業關聯度高達70%。園區企業現已開發甲基硅油、室溫硫化硅橡膠、氣相白炭黑等有機硅及下游產品10大系列100余種,企業之間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有機硅產業鏈條。
“我們非常歡迎下游有機硅配套企業來我縣投資抱團發展,共同拓展有機硅應用市場。”永修縣委書記韓勝球說。
據介紹,永修星火工業園區已經具備了“水、電、路、蒸汽、天然氣、排水、電訊、有線電視”暢通和土地平整的“八通一平”配套能力,園內有省級有機硅實驗室一家,江西星火獅達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大學等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組建了聯合實驗室,部分企業還與浙江大學、南昌大學、辰光硅中心、江西省化工研究院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園區已經形成了從產品開發、設計、安裝、施工、生產到管理一套完善的體系,為有機硅產業的拓展和延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政策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有機硅產業是江西省的優勢產業之一,自星火有機硅廠在當地投建伊始就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有力扶持。去年該產業又被列入江西省重點扶持發展的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根據江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日轉發的《關于支持星火有機硅產業做大做強的實施意見》,江西省將充分利用星火有機硅廠單體優勢,突破上游,做強中游,集聚下游,提高產業上下游一體化程度,打造完整有機硅產業鏈,搶占產業制高點。
為此,江西省將從用電、用地、金融、稅收、科技、運輸等方面對星火有機硅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星火有機硅產業配套企業和項目用地列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基地用地指標;省、市財政部門將在加大對其發展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的同時,籌劃將星火工業園申請設立為中國有機硅產業保稅區;對新落戶的有機硅產品生產及產業配套企業在貸款貼息、加大信貸規模和授信力度等方面給予支持。
據介紹,江西省發展有機硅產業的總體方向是“一個龍頭,五條路徑”,即以有機硅單體為龍頭,大力發展以硅橡膠、硅油、硅樹脂、硅烷偶聯劑、氟硅結合材料等五條路徑為重點的深加工產品。同時向上游硅塊等原料延伸,加強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完善有機硅產品產業鏈,促進上下游一體化。
江西省有機硅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2年,全省有機硅產業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總額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分別達到50億元、150億元和30億元;到2015年,實現上述目標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同時進一步提高單體生產規模,到2015年達到年產有機硅單體70萬噸,規模成為世界最大;提高深加工產品產值在有機硅產業中的比重,到2012年,深加工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億元,占整個產業的比重在50%以上,到2015年這一比重力爭達到65%。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