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用電緊張加劇,江蘇、浙江等地提前采取了壓縮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用電、鼓勵企業錯峰用電、對非連續性生產企業限電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基礎化工這一高耗能行業產能受到壓制。據記者了解,盡管不少上市公司表示,公司旗下擁有自己的電廠,但受外網電力成本上升,公司將限產或減產。
“有自己的發電廠,完全屬于公司。但煤價上漲使發電成本上升,肯定會對價格有影響。”從事基礎化工產品生產的濱化股份董秘于江向深圳商報記者透露,公司目前已是滿負荷運行。
旗下也擁有電廠的氯堿生產廠商英力特董秘張玉秋也表示,隨著煤電價格上漲,公司成本受到沖擊,但產品價格短期內不會進行調整。
而不少受訪公司表示,限電對于行業龍頭企業而言是把雙刃劍,因為產能限制導致供應減少后,產品價格會隨之上漲。事實上,隨著“五一”后限電范圍的擴大,不少生產過程高耗電的化工品都在供需關系變化的影響下出現價格大漲,氯堿、黃磷、煤化工等基礎化工產品價格均已水漲船高。
中信建投證券化工行業研究員李靜告訴記者,尤其是華東和華南地區,受限電政策影響較大,當地氯堿企業開工不足,市場供應緊張。如華東地區30%離子膜堿的本周出廠報價已超過900元/噸,相比月初上漲超過30%,輕質純堿漲幅也將近10%。
李靜指出,在限電限產過程中最為受益的化工企業應當是高能耗行業中的高自給率企業,同時投資機會隨著電荒擴散腳步可能出現在西部地區。在這一背景下看好西部具有高自給能力的氯堿企業,包括內蒙君正、中泰化學、英力特和天原集團,以及電力高度自給的濱化股份。
此外,受限電限產、原鹽供應緊張,以及部分純堿廠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安排停車檢修的影響,純堿價格也明顯上漲。李靜預計純堿漲價對雙環科技、三友化工、山東海化將產生正面影響。
對此,內蒙君正董辦相關人士表示,由于公司有獨立電廠,在電力供應上目前沒有任何問題。中泰化學一位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公司母工廠主要依靠自己發電,且目前新疆尚未出現用電緊張。
來源:深圳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