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堿等一眾高耗能行業產能受到壓制的背后,投資機會開始隱現。
記者昨日從業內獲悉,近期多地用電緊張加劇,尤其江蘇、浙江等地提前采取了壓縮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用電、鼓勵企業錯峰用電、對非連續性生產企業限電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氯堿等高耗能行業產能受到壓制。
另據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以來原鹽價格大漲,山東地區海鹽價格漲幅達到7.41%,最新價格290元/噸。業內人士指出,這主要由于下游氯堿行業需求良好,價格上漲拉動原鹽需求量放大,市場貨源供應略顯緊張。業內預計原鹽價格上漲對自供原鹽的氯堿企業形成利好。
與此同時,純堿市場也處在上升通道。上周,輕質純堿漲幅6.36%,最新價格1755元/噸,重質純堿漲幅2.78%,最新價格1850元/噸。據悉,純堿企業最近逐步進入傳統企業檢修期,如湖北雙環等多家聯堿化工廠家均有檢修計劃,開工率普遍降低,市場供應量相對偏緊,這是造成純堿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此外,前期表現不俗的PVC市場也繼續平穩增長,如電石法PVC上周漲幅1.51%,華東地區最新價格8090元/噸,乙烯法PVC上周漲幅0.58%,華東地區最新價格8600元/噸。
“近來各地限電消息不停傳出,電石價格屢創新高,加上日本地震后,乙烯原料供應緊張,乙烯法生產成本也相應提升,這些都導致了PVC產品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對產業鏈一體化企業是利好。”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李靜說。
另一方面,上周也有不少化工品走勢不佳,跌幅較大。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液氯,下跌14.29%,華東地區最新價格1200元/噸,下游主要為農藥、造紙、有色冶金、化工(PVC、環氧丙烷、甲烷氯化物等大宗耗氯產品)、溴素、消毒劑、氯乙酸、氯化石蠟及農藥中間體等,造成其價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是近期下游需求出現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的明星品種甲乙酮上周大跌9.52%,最新價格20900元/噸,其下跌原因主要是國內丁酮市場開始萎縮,而價格漲速過快又導致下游廠家被迫停產,或改換工藝以規避高風險。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陳其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