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油價時代下山東地煉之殤


    時間:2011-04-22





    從2011年3月2日,國際原油價格(紐約原油期貨價格WTI)踏上百元關口開始,國內煉廠的加工成本水漲船高直線回升。山東地方煉廠尤其如此,其典型加工原料俄羅斯M100的價格從3月2日的5875元/噸一路漲至目前的6625元/噸,漲幅達12.77%。期間,國內成品油價格于4月7日實現上調,汽柴油分別上推500元/噸和400元/噸;與此同時,山東地煉汽柴油出廠價持續走高,截至目前93#汽油較3月2日漲了12.17%至9400元/噸,柴油漲了0.63%至8361元/噸,漲勢明顯弱于成本的上漲速度。

    近期,雖然國際原油期貨頻繁起伏,暴漲暴跌不斷,但是表現不俗的美國商業石油庫存,以及即將到來的需求旺季,令業內唱多油價的呼聲再次升高,分析師中線看漲的氣氛愈加濃厚。對于國內而言,高油價時代之下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相對滯后、調整幅度溫和,令煉廠煉油利潤岌岌可危,國內“央字頭”油企汽柴掛價紛紛逼平零售,局部地區甚至超越零售限價;銷售策略依舊是控銷、停批為主。與此同時,積極鼓勵各地銷售公司外采地煉資源,并且隨之出臺了明確的物資獎勵。而,山東地方煉廠面臨煉油成本的不斷上漲,既無政府的補貼,亦難以持續上調出廠的成品油價格,因為此舉勢必削弱其市場競爭力,抑制區內資源的流通。以本周為例,山東地煉汽柴出廠價格的松動直接加重了其加工進口油的虧損。具體來看,以4月20日俄羅斯M100山東市場現貨庫提價6625元/噸計算,本周山東地煉加工進口直餾油虧損大幅加深207元至767元/噸。面對當前嚴峻的煉油形勢,山東地方煉廠雖然試圖尋求相對廉價的國內燃料油作為加工原料,但是由于資源緊價格高且出油質量不佳,并未有效降低煉廠的成本壓力。而,隨著國內第二季度成品油需求旺季的到來,終端需求的持續放大,以及各地主營外采力度的加大,能否減輕高油價時代山東地煉成本之殤尚有疑慮!


    來源:金銀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