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解鋁產能過剩望緩解


    時間:2011-04-22





    據第一財經日報4月21日報道,昨天,工信部網站上,刊登了國家發改委、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遏制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堅決制止任何擴大產能的新建項目的違規審批行為,并取消地方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

    記者昨天咨詢多家企業和業內分析人士發現,如果這一政策全面落實,對于希望介入或者擴大電解鋁產能的企業來說是當頭一棒,對在鋁行業市場份額日益減少的中鋁來說,反而是利好消息。

    民營鋁企受影響最大

    根據通知,目前我國電解鋁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局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地方仍在加快電解鋁項目建設,甚至在招商引資中給予土地、稅收、優惠電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到2010年底,全國電解鋁產能已達2300萬噸,實際產量1560萬噸,設備利用率為70%。2010年1~11月鋁冶煉行業利潤104.41億元,銷售利潤率僅3.59%,大大低于工業行業平均水平。

    因此,通知要求立即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并透露目前全國擬建電解鋁項目23個,總規模774萬噸,總投資770億元。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根據記者多方了解的信息,即將被叫停的擬建電解鋁項目,很多并不是來自我國傳統的鋁業“老大”中鋁公司,而是包括一些電力企業、民營電解鋁企業在內的非中鋁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國內市場占據超過半壁江山的中鋁公司,市場份額在逐年萎縮,根據上海有色網的統計,目前中鋁占國內電解鋁產量的份額,已經從2007年的26.52%縮小到2010年的21.5%。而2011年我國新建電解鋁產能是290萬噸/年,其中屬于中鋁的只有39萬噸/年。

    “這一政策如果推進,影響更大的肯定是非中鋁企業,之前幾乎沒有電解鋁項目的新疆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就要增加1000萬噸左右的電解鋁產能,這些產能主要是由中電投等國有電力企業和山東信發鋁電等大型民營企業投建,中鋁還沒有在這一地區涉足。”一位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執行力度存疑

    東北證券分析師楊霞輝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真的叫停所有的擬建產能,對電解鋁行業來說是一較大利好,可以舒緩產能過剩現象,鋁價也有望出現反彈,行業盈利性得到改善。

    上海有色網分析師張昕對記者預計,一旦眾多擬建項目被推遲或叫停,國內鋁消費量又不斷增加,可能加快中國成為電解鋁凈進口國的步伐。“雖然電解鋁行業現在處于過剩,但兩三年后過剩產能可能會逐漸消化,而此次政府出臺強力措施整頓電解鋁新增產能,可能未來會加大需求增大進口,從而使中國變為電解鋁凈進口國的時間縮短。”不過,張昕也指出,此舉短期內對供需結構影響很小,具體影響程度還需看政策的執行力度。

    當然,業內普遍對政策落實所抱希望不是太大。

    一位民營電解鋁企業的內部管理層對記者坦陳,國家發改委從幾年前就說過不再審批新項目了,但其實這幾年電解鋁產能都在成倍增長,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一個項目是經過審批的。

    而另一家電解鋁企業人士更是對工信部提出的只有近70%的開工率提出質疑。此前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國內電解鋁開工率就已經達到了75%至80%。

    不過上述人士承認,也不排除有很多企業偷偷上馬電解鋁項目并未納入統計,“現在一些廠家都在通過其他名目來申報項目,比如說是做鋁加工,但最終上馬的還是電解鋁,要控制這些項目上馬也是難題。”

    此次對擬建項目的“一刀切”,安信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衡昆對記者指出,目前擬建和在建的項目,大多在新疆、青海、內蒙等西部能源富裕、電力成本較低的地區,而已經存在的電解鋁項目則是在能源價格較高的地區,國家應該鼓勵電解鋁產能向西部地區轉移,并淘汰現有落后、成本高的電解鋁產能。


    來源:文華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