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價始終“難產” 原油后市何去何從


    時間:2011-03-31





    自2011年以來,國際原油呈現震蕩上行趨勢,拉升三地變化率快速增長,2月18日三地變化率高達12.05%,發改委宣布上調汽柴油價格;之后原油漲勢不減,僅一周時間,三地變化率再次突破4%紅線,彼時由于距上次調價時間尚短,市場對于調價并未表露出較大的興趣,資源供應和市場需求依舊為主要焦點。



    以華東地區為例,從圖中可以看出,或許是2010年尾聲的“油荒”陰影尚未褪去,2011年柴油價格始終平齊到位價,價格波動極少,走勢十分平穩,市場對于柴油的炒作興趣不高。因而,轉至2011年,汽油逐漸進入業者視線,成為本輪行情的新題材。隨著氣溫的回升,需求逐步啟動,主營單位自汽油資源開始趨緊,加上國際社會動亂,原油價格飆升,對后期資源的擔憂等多種因素成功將汽油推至到位價,開始走出跟柴油一樣“平穩”的直線。

    直至3月22日,現行調價機制中“22個工作日”條件滿足,市場調價預期逐漸增強,購銷雙方對調價均充滿信心,主營惜售心態明顯,出貨消極,下游備貨已足,持倉待漲,整體行情放佛進入“停滯”階段,市場交投稀少,成交清淡。

    然而期待逐漸轉變為煎熬。國際原油繼續沖高,3月29日三地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11.560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111.224美元,較2月18日基準價上漲13.47%。雖然近幾次調價都慣性延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清明小長假的臨近,市場心態開始顯得略有些焦慮。

    就目前形式而言,國家需考慮通貨膨脹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又要顧及原油價格漲勢兇猛給煉廠帶來的壓力。主營方面對調價依舊信心不減,但市場對于調價的發生時間開始顯得有些迫不及待。行情幾乎停滯了一周之久,若本周不能塵埃落定,交投低迷的態勢還要延續至清明節假日之后。

    若清明之后調價兌現,筆者認為市場短期內難以出現扭轉。雖然囤積庫存將會出手套利,部分社會資源開始釋放流通,但是第二季度開始,市場剛性需求不斷增加,農業、運輸業、基建工程大量需求將會支撐價格繼續走高。而且由于目前原油價格飆升,煉廠成本增加,生產積極性不高,3-4月份主營煉廠以及地方煉廠檢修集中,主營單位資源依然處于緊張狀態,難以充分滿足市場需求。未來原油走勢難改強勁勢頭,三地變化率或很快再次拉升至調價紅線以上。因而筆者認為,即使調價兌現,后市價格難有松動,整體走勢依然呈現上行局面。

    來源:金銀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