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煤、油、氣等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組合配置好,為國內外所罕見。從上世紀80年代初神府煤田開始建設,到90年代定靖油氣田大規模開發;從近年來長慶、神華、中鋁、美國陶氏、荷蘭殼牌、中石油、中石化、山東兗礦、力諾、魯能、河北晶牛等全國知名企業來陜北投資,到陜西投資集團、有色集團、銀河電力等省內的知名企業落戶陜北,陜北處在熱火潮天的開發建設大潮中。如今,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已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的集聚地、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主要支撐點、陜西新的經濟增長極、全國重要的能源輸出地。
培育支柱產業
在開發建設的大潮中,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是建設陜北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首要條件。近年來陜西省多措并舉,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按照新型工業化發展方向,集中力量培育支柱產業,提升產業層次,擴大產業規模。一是現代煤化工。依托煤炭資源,在打造超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煤電一體化、煤化一體化。二是石油、天然氣化工。主要發展煉油、煤氣一體化化工、煤油一體化化工產業,實現油氣開發企業與煤電、煤化企業的聯合。三是新材料工業。充分利用豐富的煤、電、石英砂、高嶺土等資源,做精新材料產業。積極發展晶硅光伏材料、太陽能、風電裝備及鎂合金材料。四是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石油鉆采和輸送設備,大型煤炭綜采設備,大型化工成套設備、專項設備制造業,壯大能化基地配套產業,發展汽車產業。五是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靖邊、定邊、榆陽區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園區建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及光伏產業,拓展能源工業領域。
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十一五”以來,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累計投資2271.65億元,建成和在建的重大項目200多個。錦界4×600MW、廟溝門2×600MW、清水川2×300MW等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紅柳林1200萬噸、榆樹灣800萬噸、檸條塔400萬噸、張家峁600萬噸、孫家岔400萬噸、涼水井400萬噸等大型煤礦,兗州煤業60萬噸、神木化學60萬噸、煤化科技20萬噸等煤制甲醇項目,以及華寶特種玻璃、天元化工煤焦油輕質化、靖邊天然氣綜合利用、西京電氣1500噸單晶硅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建成投運;延長集團20萬噸醋酸、榆天化60萬噸煤制甲醇、北元化工100萬噸聚氯乙烯擴建、煤科總院煤機、寶鈦集團化機等重大項目即將建成。神華陶氏榆林循環經濟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榆橫煤潔凈綜合利用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能源化工基地已具形態
先后引進美國陶氏化學、法國液化空氣集團、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500強企業和神華、魯能、兗礦、華電、華能、大唐、中煤、中鹽、延長、陜煤等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累計建成重點項目70個,完成投資1560億元,在建項目100多個,總投資3120億元,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初步構建了榆神煤化工區、榆橫煤化工區、府谷煤電載能工業園區、靖邊煤油氣綜合利用園區、吳堡煤焦化園區、延長延安煤油氣綜合利用園區等六大園區;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為基礎,以電力、化工、建材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形成了空中網絡送電、地上公路和鐵路運煤、地下管道輸氣的多層次立體式能源產品外輸體系,成為“西煤東運”的源頭、“西氣東輸”的腹地和“西電東送”的樞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