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需求或扭轉日本石油需求下滑勢頭


    時間:2011-03-24





    為彌補核電站受損造成的電力供應缺口,日本正尋求通過石油發電來代替核能發電,由此引發的石油需求有望使日本石油消費量降至逾30年來最低水平的趨勢暫時止步。

    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簡稱EIA稱,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創紀錄地突破了8,800萬桶,較上年同期增長3.1%。日本石油需求的增加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在過去一個月中,中東和北非空前的騷亂導致油價每桶飆升15美元,并且仍處在紅色警戒水平。

    在日本里氏9級的大地震和海嘯導致該國20%的核能發電能力被關停之前,分析師們曾預計今年日本的石油需求量下降的幅度將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他們預計日本石油日需求量將減少10萬至15萬桶,降幅相當于2.6%至3.4%,進而逼近430萬桶的低位,這將是1980年以來日本石油日需求量創下的最低水平,與世界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石油需求小幅增長或持穩、中國石油需求飆升7%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

    3月11日的大地震發生后,日本每天400萬桶的原油加工能力立即被削減了三分之一。


    分析師們稱,以往的核電站關閉會導致日需求量增加約20萬桶,而在夏季石油需求高峰期最多增加40萬桶。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Soozhana Choi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若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地震前預測的1.6%,那么電力行業的石油需求增加將帶動日本年石油需求量增長0.9%,合每天增加40萬桶左右。這將使日本的石油需求增幅達到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位,并使日本的石油消費量重返2008年水平。市場普遍預計今年中國石油日需求量將增加60萬桶。

    Choi稱,即使像德意志銀行作出的此次災難對經濟影響的最悲觀預期,即日本GDP下降0.9%,日本的石油日需求量也僅會較上年同期減少4萬桶,比震前給出的預期要好得多;當時德意志銀行預計日本石油日需求量將減少11萬桶,至427萬桶。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簡稱IEA全球需求分析師Eduardo Lopez稱,震后日本石油需求的前景仍不明朗,這將取決于經濟發展形勢;一些觀察人士早已預計,大范圍的重建工作將推動日本經濟于今年下半年復蘇。還有一些人則預計日本經濟將深陷衰退而無法自拔,因為作為全球供應鏈重要依托的一些重要基礎設施在地震中損壞嚴重,難以很快恢復。

    作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日本的所有石油都依賴進口,并且多年來一直積極尋求向擴大核能、液化天然氣和煤炭使用的政策轉變,而全球能效標準的制定也始終把握在日本企業手中。

    不過,據IEA稱,這種政策驅動下的石油使用量下降在1月份釀成不利后果,由于日本的石化行業在與韓國等亞洲其他國家的激烈競爭中落在后面,當月石腦油需求量大幅下降逾10%。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