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緣局勢持續動蕩的影響下,原油價格持續飆升。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近一個月漲幅高達26%,英國布倫特原油更是朝著每桶120美元的高位邁進。高油價已經讓不少人開始擔心新一輪石油危機可能到來。
不過,油價攀高在給全球經濟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替代能源的發展帶來新機。預計各國替代能源行業的利好政策將陸續出爐,替代能源相關投資前景長期看好,相關企業股票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替代能源板塊顯新機
英國石油公司預計,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將在現有基礎上上升45%,相當于在現有全球能源消費水平上增加兩個美國的消費量。這意味著如果僅靠現有的傳統能源,全球將很快陷入“用油荒”。
如果說傳統能源的有限性讓開發替代能源成為各國的長期目標,那么近期由地緣政治局勢帶動油價上漲則是市場對替代能源興趣重燃的重要推手。業內人士認為,原油價格的持續波動和不確定性帶來各種擔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供應的穩定性。預計中東局勢的持續影響可能令未來油價出現長期結構性上漲,而油價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就會令投資者對替代能源的興趣重燃,太陽能、核能等將都受益于油價高漲。
也有分析師稱,盡管歐洲等地近期的一些替代能源補貼措施削減給行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但預計隨著油價高企,“各國對替代能源行業的利好政策未來還將陸續出爐。”
事實上,近期的高油價已經讓投資者對替代能源相關公司的關注熱度升溫。自2008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油價從歷史高位暴跌后,替代能源相關企業的股價隨之一落千丈,但近期這些公司股價都大有收復失地的態勢。分析人士稱,地區局勢持續動蕩可能改變投資者對能源供應的更長期看法,預計替代能源將變得更為重要,這一板塊也將受到矚目。
美油頁巖概念股飆升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一直是美國能源戰略目標之一。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就是依賴自身替代能源的開發利用。此間,一種神奇的石頭成為美國能源戰略的護航之寶。
這種神奇的石頭就是油頁巖,它可以用來提煉輕質低硫原油。就目前的勘探情況而言,美國查明的地質油頁巖儲量為33400億噸,約占全球儲量的70%以上。
隨著油價一路飆升至100美元,勘探公司紛紛加大了從頁巖中找油的力度。據報道,美國石油行業工程師已開發出一種以頁巖層石油為開采對象的鉆井技術,未來五年該技術有望提升美國國內原油產量至少20%。
不少行業巨頭都瞄準了油頁巖開發的巨大潛力。美國阿納達科石油公司2月表示,計劃2011年將對伊格福德和馬塞勒斯頁巖油氣田的資本項目支出提升10%,并繼續提高頁巖油田的產量。預計到今年年底,頁巖油產量達公司日均總銷售量的10%。
全球最大礦產企業必和必拓公司也宣布,將斥資47.5億美元收購位于美國阿肯色州的一處頁巖天然氣項目,并稱這項收購標志著該公司進入美國頁巖氣市場。此前英國石油公司CE海沃德曾在2010年的達沃斯年會上表示,從頁巖中提取天然氣的新科技,完全改變了美國的游戲規則,改變了美國能源市場的局面,還可能會改變美國未來。
目前在美國從事油頁巖勘探的公司主要有EOG資源公司、ContinentalResources、WhitingPetroleum以及BrighamExploration等。自去年8月國際油價啟動上行攻勢至今,上述四家公司的股價分別上漲30%、75%、62%和110%。
歐盟領跑新能源產業
作為新能源發展的起源地,歐盟在替代能源開發利用方面一直是全球的領頭羊,其成員國也一直在發展清潔能源和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加大投入。
2008年12月,歐盟通過能源氣候一攬子計劃,并于2009年3月宣布在2013年前出資1050億歐元,確保歐盟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建議歐盟在未來10年內增加500億歐元發展低碳技術。
歐盟各成員國也都設立了自己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法國提出在2020年以前完成太陽能裝機300萬千瓦;英國政府宣布希望在2012年將再生能源占全部供電量的比例提高至20%;葡萄牙預計2020年之前達到55%。如今,歐洲不僅是世界上新能源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也是并網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裝機最多的地區之一。
2010年中期以來,德國SMA太陽能科技公司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建設的海外首座逆變器生產加工廠投入生產,該基地建成后,SMA美國生產工廠的年太陽能逆變器產量將達約10億瓦特,未來擴展空間廣闊。
“帶著鐐銬的舞蹈”
盡管目前來看,開發替代能源是解決能源危機的唯一有效途徑,但開發替代能源同樣面臨很多問題。以油頁巖為例,美國政府很早就對相關工程對空氣質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土地復墾與恢復以及生態和健康等問題制定了嚴格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在確保環境可持續性的同時,也影響了油頁巖的開發進程。
此外,全球各國家和地區從自身的能源安全和本國利益出發,從2003年起加快生物燃料的政策引導,使得生物燃料投資和生產得以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生物燃料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帶來全球糧食需求結構的改變,大幅增加了糧食消費,進而帶動糧價上漲。
目前,全球糧食價格已逼近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歷史最高水平,而糧食庫存水平處于20多年來最低點。更令人擔憂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2011年全球糧食作物產量將下降2.1%,糧食供應仍將趨緊。
不過有分析人士稱,發展生物能源是雙刃劍,發展好了會帶來全球氣候狀況改善,自然能夠帶來糧食增產;也會帶來階段性的不良影響,包括糧價上漲和供求關系不穩等。但不能因此限制生物能源的發展,即使帶著“鐐銬”也要“跳舞”。
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