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橡膠價格暴漲 或逼迫輪胎產業洗牌


    時間:2011-02-14





    1月1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天然橡膠合約價格以39920元/噸報收,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突破4萬元大關已無懸念。

    “輪胎原材料又漲價了。”一串串飄紅的數字刺激著輪胎從業人員的神經。

    近日,《商用汽車新聞》致電雙錢輪胎相關人士,咨詢天然橡膠價格的事宜。該負責人無奈地表示:“從2008年開始,天然橡膠就一直在漲。2009年,業界人士都預判價格會出現下滑,但眼看著如今已接近4萬元/噸的價格,看來市場跟輪胎行業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即便如此,市場并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據《商用汽車新聞》記者了解,雖然天然橡膠價格近兩年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但正新輪胎、雙錢輪胎等企業依然加大產能布局。難道面臨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飛漲的問題,輪胎企業感覺不到壓力?

    事實不然。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2011年開局,輪胎行業虧損面將在50%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全行業已陷入開工越多虧損越多的成本怪圈。

    是什么原因讓輪胎企業即使虧損也要擴大產能呢?對此,《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展開調查。

    或將漲至5萬元/噸

    “企業已經沒辦法消化這部分成本了。”佳通輪胎配套部經理彭永紅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目前,對于天然橡膠價格已無法預期,也不知漲價何時才是盡頭。2010年,業內普遍預計原材料價格會下滑,可事實上卻是天然橡膠越賣越貴。

    彭永紅表示:“天然橡膠占商用車輪胎生產成本的70%以上,所以對于橡膠價格的變動,企業非常敏感。”

    “相比2010年的天然橡膠價格,現在每噸漲幅在2萬元左右。”山東玲瓏輪胎相關負責人向《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嘆息道,“企業很難消化。”

    雙錢輪胎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如果相比2009年的天然橡膠價格,那可是四五倍的增長。我記得2009年,天然橡膠的價格每噸在8000~9000元左右。當時企業還在觀望價格能否下降,而現在已經臨近4萬元/噸了。”

    據業內人士預計,2011年,天然橡膠價格最高將達到4.5萬~5萬元/噸,最低不下3萬元/噸。

    “總體上來看,2011年,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依舊處于上升軌道。”玲瓏輪胎相關負責人表示。他認為,造成天然橡膠漲價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目前全球天然橡膠的供需處于平衡狀態,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二是受自然災害影響,東南亞等主產區天然橡膠產量下降;三是期貨市場炒作,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在期貨市場屬于較好炒作的題材,具有容易儲存、儲存成本低等特點。

    靠市場消化成本壓力

    那么,輪胎企業該如何消化這部分增加的成本呢?

    猶記得2010年三四月份,由于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輪胎企業將調高輪胎出廠價格的消息在業內瘋傳。然而,當《商用汽車新聞》記者調查輪胎漲價幅度時,各輪胎企業均表示幅度不高,絕大部分成本壓力可依靠企業自行消化。原因在于,一方面,輪胎行業價格戰過于激烈;另一方面,企業擔憂丟失市場。

    然而,短短一年內,原材料價格一路看漲,從2010年年初的1.3萬元/噸,直逼目前的4萬元/噸。很明顯,數倍增長后的原材料價格,企業已無法自行消化,很可能將壓力轉嫁至市場。

    “只能通過市場來消化部分成本壓力,另外,依靠2010年的利潤進行自我消化。”雙錢輪胎相關負責人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2010年,國內輪胎價格全線上漲近20%,雙錢輪胎上漲19%,朝陽輪胎上漲16%,其他品牌上漲15%左右。“大型輪胎企業購買的橡膠原材料都以年約方式購買,所以漲價幅度并不高。

    而我們購買的橡膠原材料是以期貨方式購買,基本上每3個月購買一次。所以,隨著期貨價格的浮動,購買成本也一直在漲。據了解,2011年,新一輪的輪胎漲價潮已經開始,杭州中策輪胎好像又漲了3%~5%。但是,國內輪胎市場價格戰太激烈,漲價過高容易丟失市場。”該負責人表示。

    山東玲瓏輪胎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國內輪胎企業橡膠原材料的庫存比較低,所以,原材料漲價后就馬上體現在輪胎成品上,因此給輪胎企業帶來很大影響。我們同樣需要依靠市場緩解成本壓力。”

    國際巨頭米其林輪胎同樣也面臨著不小的成本壓力。米其林輪胎相關負責人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面對原材料漲價的問題,我們也針對部分產品進行了調價。但目前主要還是依靠企業自我消化。”

    從市場反應看,對于新一輪的輪胎漲價潮,消費者似乎也早習以為常。北京昌平區韓泰輪胎代理商張蘭軍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漲價很厲害,但消費者普遍都能夠接受。”

    是洗牌也是機遇

    當下的輪胎企業可謂腹背受敵,前有原材料漲價的壓力,后有行業內的激烈競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那么面臨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國內輪胎企業的格局會否出現新的變化?

    “我認為,如果繼續漲價,國內的輪胎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形勢,小型輪胎廠家很可能被淘汰。”雙錢輪胎相關負責人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國內輪胎價格戰打得很慘烈,但依然擴大產能,例如雙錢、正新、韓泰等企業都在擴產,其實產能早就過剩了。”

    對于這種非正常的現象,玲瓏輪胎相關負責人認為:“雖然輪胎行業整體產能過剩,但是國產輪胎企業發展較快,很多小型輪胎企業因為價格戰將遭淘汰,這對于一部分實力相對較好的輪胎企業來說,無論是擴大生產規模還是提升市場占有率,都是一個機遇。而對于一些實力較差的企業,很容易遇到資金鏈斷裂的困局。”

    彭永紅同樣認為,實力較差的輪胎企業缺少市場議價能力,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無法反映到市場價格上。另外,原材料價格與輪胎價格之間存在一個緩沖期,在這個過程中,考驗每個企業的規模和資金鏈。對小型輪胎企業而言,在承受不住成本問題時,如果立即提高輪胎銷售價格,會失去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