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化工產業呈現總體景氣穩步上行態勢


    時間:2011-01-24





    2010年四季度,石化產業發展呈現出總體景氣穩步上行的態勢,其中,需求的增長及價格的上升成為主要的推動因素。同時,結構調整以及淘汰落后產能步伐的加快,也促進了石化業進一步的良性發展。業內專家指出,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優化傳統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將成為增強行業內生發展動力的重要舉措。

    報告要點解讀之一

    需求及價格因素共推石油行業景氣回穩



    【報告要點】中經石化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0年四季度,石油行業產量、銷售收入及利潤總額等指標均呈現同比上升態勢;同時,產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

    專家解讀:2010年以來,我國油氣開采和煉油行業總體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呈現出前增長、中調整、后回穩的格局。從產值表現看,油氣開采業前5個月月度增速超過50%,之后快速下降到7月份的21.5%,四季度增速重新恢復到近30%的水平;煉油業前4個月增速超過50%,之后增速持續下滑,9月份同比增長僅18.5%,10月份開始增速恢復到30%以上。

    中經石油行業景氣指數充分反映出行業運行的這種波動性特征,2010年前三季度,石油行業景氣指數有所下滑,從最高的一季度101.1持續下滑到三季度的100點,四季度結束下滑走勢,穩定在100點。

    推動四季度石油行業景氣回升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首先是需求上升。2010年國內汽車持續旺銷,汽油需求保持穩定增長,但從4月份開始,國家持續出臺了多項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下游建筑建材、家居裝修、物流運輸等產業連帶受到較大影響,工業用柴油需求增速受到較大抑制。四季度本身屬于油氣需求旺季,加之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力度明顯加大,企業發電用柴油需求大增,這也是導致四季度國內柴油供應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價格上漲。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一波深幅調整,此后整個二三季度國際油價都處于略高于70美元的水平震蕩,國內成品油價也因此在6月初被下調,油價下調導致國內油氣利潤急劇減少,景氣度持續下滑。從四季度開始,國際油價在美國提出量化寬松政策美元走弱、歐債危機有所好轉以及發達國家經濟復蘇跡象增加等因素作用下強勁反彈,最高摸到95美元附近,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因此連續兩次上調,國內石油行業利潤因此大為改觀,強勁拉升行業景氣回穩復蘇。

    報告要點解讀之二

    化工行業景氣穩步上升行業增長質量明顯提高

    【報告要點】中經化工行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0年四季度,中經化工行業景氣指數為103.1點,較上季度上升1.1點,已連續5個季度保持上升勢頭,景氣水平創下近10年來的高位。

    專家解讀:2010年,我國化工行業總體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前11個月,行業持續保持30%以上的速度運行,累計產值達到4.7萬億元,同比增長32.3%,全年產值達到5.2萬億元,按匯率計算突破7700億美元,行業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

    結合中經石化產業景氣指數報告來看,2010年四季度,化工行業景氣指數比上季度上升1.1點,達到103.1點,已連續5個季度保持上升勢頭,景氣水平創下近10年來的高位。景氣運行走勢表明,盡管受到之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化工行業外需市場尚未完全恢復,但強勁的需求增長及化工行業自身積極進行的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使我國化工行業重新走上了景氣上行的運行通道。

    2010年,上游原油價格大部分時間處于70-80美元附近,歷史規律表明,油價處于這個價位時,對化工行業景氣運行最為有利,化工產品價格傳導基本通暢,單位產品盈利能力最好,這是促進行業整體景氣高位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2010年前11個月,化工行業產品價格平均上漲約7.5%,價格上漲的同時需求保持穩步增長,行業平均產銷率達到97.8%,同比提高0.05個百分點。前11個月,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6萬億元,同比增長33.3%,利潤總額2760.02億元,同比增長57.9%,增速分別快于產值增速1個百分點和25.6個百分點,即行業在規模增長的同時,行業效益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增長質量明顯提高。

    此外,行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也已成為提升行業景氣水平和盈利水平的重要推手。2010年,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等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的產品占行業的比重不斷提高,專用化學品產值在化工行業的比重已躍升至首位,占比超過四分之一強,達到26.5%,較2008年大幅提高3個百分點,產值增長34.8%,高于全行業2.5個百分點,是近些年來的最大升幅。乙烯、化肥等重點基礎化工原料和基礎農資產品的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煤、重油制烯烴比重提高到20%以上,乙烯裝置綜合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綜合能耗明顯下降,新建大型裝置如天津百萬噸乙烯和鎮海百萬噸乙烯設計指標基本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裝備國產化水平大大提高,并首次實現了乙烯成套技術和工程設計總承包的國產化突破。化肥中,高濃度磷肥占比穩步提高到近80%水平,天然氣氮肥的比重下降,劣質煤資源和低品位礦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加快,傳統煤化工產品電石行業39家企業74.5萬噸/年的落后產能順利關停。新型煤化工項目穩步推進,煤制烯烴示范項目神華包頭DMTO和寧煤集團MTP裝置分別產出合格的聚乙烯和丙烯產品。橡膠等行業技術進步與創新取得實效,三角集團低溫連續混煉技術使煉膠由多部間歇式轉變為一步連續式,綜合能耗下降27%,生產效率和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

    報告要點解讀之三

    繼續優化傳統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

    【報告要點】2010年,石化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以及調整產業結構的重任;在2011年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石化業將進一步加大調結構的力度,確保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專家解讀:展望2011年,石化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若要延續目前景氣穩步上行的態勢,唯有從自身出發,苦練內功,深化結構調整,優化傳統產業,同時,加快培育和挖掘新的增長點,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增強產業內生增長動力。

    首先要鞏固目前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內部結構優化的良好勢頭,防止部分傳統大宗類產品新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再次抬頭。2010年,在成本壓力倒逼下,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內部結構出現向好趨勢,前11個月,化工全行業累計投資同比增長14.2%,幅度大大低于前幾年的持續高增長。其中,無機酸、無機堿、化肥中的氮肥磷肥、合成材料中的通用料等投資下降或增速明顯下滑,而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等的投資較快,高于全行業平均投資增速水平。2011年,特別要防止純堿、燒堿、磷肥、氮肥、PVC、電石等產品和行業在價格上有所回升,防止其抗成本能力增強后,投資熱情重新恢復。

    其次要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在目前石化業的多數產能過剩產品中,有很大部分屬于落后產能,是前些年盲目投資粗放型發展模式的產物,已成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掣肘,需要堅決淘汰。2010年12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列出了化工、機械、建材等八大行業的淘汰落后工藝、裝備、產品及其淘汰期限,其中化工類101項。根據該目錄,部分化工設備、工藝和產品已經超過了淘汰時限,須立即淘汰,其中包括以天然棉簾子布為骨架的輪胎生產線、10萬t/a以下的硫鐵礦制酸和硫磺制酸生產裝置、1.5萬t/a及以下的干法造粒炭黑生產裝置等。

    再次要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這不但是當前石化業緩解能源資源供需矛盾的關鍵所在,也是緩解安全環保對行業發展制約、化解總量過剩與結構性不足矛盾的重要舉措,更是提升行業發展后勁,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出了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與化學工業直接相關,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也離不開化學工業為其提供高性能材料。尤其新興產業中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石化行業在新一輪的戰略新興產業大發展中空間巨大,大有可為,必須緊緊抓住新機遇,加快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