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口”開啟囤油未現成品油暫無調價動力


    作者:陳其玨    時間:2011-01-21





    由于國內油價參考的三地原油22個工作日移動均價已逾6%,超過4%的“紅線”,因此“窗口”打開已成定局。但本報記者昨日從業內了解到,由于目前業內并沒有強烈的調價預期,囤油現象也遠沒有前幾次調價時顯著,顯示國內油價的上調動力并不迫切。



    根據2009年頒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即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破解油價困境。

    “從我們監控的數據來看,三地原油移動均價到昨天已突破6%。顯然,從1月21日起,調價窗口將正式開啟。但目前來看,業界要求上調油價的預期沒有前幾次那么高。”息旺能源咨詢總監廖娜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她指出,以往每次調價“窗口”打開前夕,各地成品油貿易商會紛紛囤油待漲,但最近這段時間,業界并沒有強烈的要求漲價的動力,表現在南北市場成品油批發價走勢出現分歧,而貿易商囤油的意愿也不是很強烈。

    另一方面,她表示,雖然近期國際油價已漲到高位,但傳導到國內煉廠至少要到下個月,因此煉廠暫時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中國加油站網主編黃順敬則告訴本報記者,雖然三地原油變化率肯定超過4%,但目前國內成品油庫存還比較充足,“業內都認為近期調價可能性較小。”

    “最近柴油需求已開始萎縮,柴油銷售利潤越來越微薄。相比之下,汽油銷售還有比較大的利潤,因此近期市場上汽油批發價還在小幅推漲,但反響也不是很好。”黃順敬說。

    他表示,由于去年年底那段時期成品油加工量上升很快,國內庫存比較充足,加上成品油進口也基本停止了,種種跡象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囤油的幾率非常小。

    此前,本報曾在三地原油變化率近期首超4%時就報道,今年國家將穩定物價視為頭等大事,在通脹壓力較大而春節這一重要節日又臨近的情況下,即便調價窗口打開,國家也很可能選擇推遲調價,因此預計春節前國內油價上調的可能性不大。

    記者另從業內了解到,柴油需求量萎縮的原因主要是北方冷空氣南下、各地大面積降溫,導致在建工程、基建開工率大幅下降。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陳其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