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的預熱準備之年。在這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內需市場穩步增長、國際市場逐漸好轉的拉動下,化纖行業運行總體向好,可以說2010年是中國化纖行業收獲的一年。
關鍵詞1利潤增長
2010年以來,在內需市場穩步增長、國際市場逐漸好轉的拉動下,化纖行業運行保持良好態勢:產銷穩定增長,出口快速恢復,利潤大幅增加,運行質量繼續好轉,全年經濟效益預計將大幅增長,全年利潤總額有望達180億元左右。
化纖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增長,運行質量快速好轉,利潤總額大幅增長,虧損面及虧損額明顯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1~8月,化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42.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倍;虧損企業虧損額11.64億元,大幅減少45.73%;全行業虧損面13.42%,同比降低了6.37個百分點。特別是行業利潤率提高1.64個百分點,達到4.66%,超過了紡織全行業平均水平。
點評:2010年化纖行業運行的客觀環境是“恢復性增長”。通過分析30多年化纖行業運行所得的周期性規律來看,2010年,我國化纖行業處于一個新的上升周期,前三季度行業實際運行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且上升速度出乎預期。
關鍵詞2新型原料
2010年6月18~20日,中國化纖工業協會首次作為主辦方之一,組織企業參加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共同探討生物質纖維發展方向。會上,中國化纖協會名譽會長鄭植藝首次對生物質纖維進行了全新的定義和分類,總結了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的國內外現狀,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及2020年生物質纖維發展思路和目標。
2010年4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粘膠纖維行業準入條件》,從生產企業布局、工藝和裝備要求、質量與管理、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資源消耗指標、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與社會責任、監督與管理等7個方面做了規定,并要求自2010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除港澳臺地區實施。
點評:化纖工業單單依靠石油資源,發展是不可持續的,要向自然界學習,充分利用生物界的資源,大力開發生化原料并積極發展生物質纖維產業。《粘膠纖維行業準入條件》的逐步實施將從多方面提高對粘膠企業的要求,有利于粘膠產業集中度以及差別化率的提高。
關鍵詞3國際交流
2010年9月2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在江蘇吳江隆重舉行,第九屆世界化纖協會理事長會議、第八屆亞洲化纖會議秘書長會議也同期舉行。會上來自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化纖業產學研各界代表圍繞“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化纖工業的發展、中國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這一中心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0年9月15~17日,中國化纖工業協會還組織行業相關單位參加了第49屆奧地利DORNBIRN國際化纖會議,與國外同行就化纖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新產品開發及市場應用、纖維與環境等話題進行了研討。
點評:通過組織和參與各大國際會議,中國化纖行業深化了與世界化纖行業的對話交流與合作,開闊了視野,有利于推動化纖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強化自主創新,加快高性能纖維、新型纖維的研發和產業化。
關鍵詞4協會換屆
2010年9月4日,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實現領導班子新老交替,端小平當選為中國化纖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鄭植藝等當選為中國化纖協會名譽會長。
會上,端小平提出了自己的工作設想:深入調查研究,了解行業、企業現狀,進一步挖掘企業需求;切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提升行業和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推動產業轉移的走出去戰略;加快制定和完善各項產品標準和使用標準;加強投資引導,完善預警機制,避免重復建設、低水平延伸和盲目投資。
點評:化纖行業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沖擊所取得的重大成績,除了靠國家的正確政策及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化纖協會的服務與自律工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相信化纖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走馬上任一定會帶領中國化纖行業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關鍵詞5科技進步
2010年11月19日,“全國紡織科學技術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公布了《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簡稱《綱要》),并頒授“201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獎”。“千噸規模T300級原絲及碳纖維國產化關鍵技術與裝備”等多項化纖類項目榮獲“紡織之光”201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綱要》則進一步肯定了我國化纖工業在“十一五”期間取得的科技成就。
在《綱要》提出的“50+110”工程中,涉及纖維材料的項目共有60項,其中,重點突破的關鍵技術包括纖維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5大項,重點推廣的適用纖維材料加工生產環節的先進技術13項。這些技術項目大多集中在化纖工業領域,彰顯了化纖在紡織工業乃至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點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正是我國化纖工業抵御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實現行業“率先見底”、“率先復蘇”的支撐力量。“十二五”期間,化纖工業的發展仍需依靠科技創新,《綱要》無疑為今后5年化纖工業科技發展指明了道路。
關鍵詞6價格跌宕
從2010年9月初以來,化纖各主要品種價格快速上漲,其中上漲最快的是滌綸短纖維,其他品種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漲幅要明顯小于粘膠短纖和滌綸短纖。11月12日之后,隨著棉花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化纖許多品種價格也出現大幅下跌。
以粘膠短纖維(1.5D*38mm)為例,11月12日的國產市場中心價格為30800元/噸,而到了12月13日又降到了26000元/噸,1噸下降了近5000元。11月6日滌綸短纖維(1.4D×38mm)市場送到成交價為9200元/噸;11月7日,同種產品價格就躥升到15100元/噸;到了11月12日,更是漲到了19900元/噸;而到了11月13日,價格急劇下挫,跌至9800元/噸;此后又迅速漲至19800元/噸,并逐漸下挫。價格大起大落,如同過山車。
點評:造成化纖價格急劇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棉價和PTA期貨價格變化帶動影響,也有供需因素影響。此外,部分游資炒作和化纖企業的盲目跟風也是重要推手。價格短時間內大起大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產業鏈平衡,企業應加強自律,理性經營促進行業平穩運行。
關鍵詞7產業延伸
2010年3月31日,桐昆集團自主建設的PTA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由桐昆集團旗下的嘉興石化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總投資30.2億元,其中企業自籌12.2億元,包括氧化單元和精制單元的PTA主生產裝置、輔助生產裝置及公用工程等。該項目年產PTA可達80萬噸。
2010年4月10日,恒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隆重舉行奠基儀式,恒力集團正式邁出了進軍石化產業的步伐。該項目總投資250億元,將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150億元,二期投資100億元,主要生產與紡織配套的上游化工產品。
除了恒力和桐昆兩家企業之外,榮盛等大型化纖企業也紛紛向石化領域進軍。
點評:化纖企業向產業鏈上游發展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原料問題,而且對實現產業集聚,拉長產業鏈,掌握市場話語權,提升國際競爭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警惕隨之而來的全行業產能過剩的現象。
關鍵詞8淘汰落后
2010年8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25個化纖企業赫然在列。
淘汰落后產能是化纖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根據總體規劃,化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為230萬噸。2009年全行業已經完成淘汰落后產能127萬噸,2010年,整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更大、更具體。
點評:淘汰落后產能必須考慮到企業勞動力轉移問題,要充分顧及到社會影響。“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轉型升級仍然是化纖行業重要工作之一。
關鍵詞9貿易摩擦
2010年,化纖行業貿易摩擦案件頻發,滌綸工業絲、錦綸切片、己內酰胺等反傾銷事件此起彼伏,部分化纖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相關案件的勝利。
2010年12月1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大陸、韓國和中國臺灣的聚酯高強力紗作出反傾銷終裁,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不予以征收反傾銷稅。
此外,2010年,韓國貿易委員會對原產于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的彈力絲DTY反傾銷日落復審案件公布復審結果。其中,江蘇恒力化纖有限公司在遵循價格承諾的基礎上不予以征收反傾銷稅。
同樣在2010年,中國商務部就翔鷺石化所發起的對韓國、泰國精對苯二甲酸PTA反傾銷案發布終裁報告,認定原產于泰國、韓國的進口PTA存在對中國傾銷。該案是廈門企業第一起對外反傾銷勝訴案件,36億美元的涉案金額也是歷史上國際反傾銷案件涉案金額最大的一宗。
點評:面對貿易摩擦,廣大化纖企業應該積極應對,一些化纖企業之所以在反傾銷案件中獲勝,最重要經驗就是堅持。堅持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練好內功,擺正心態,做好充分的法律訴訟準備,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