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三聚氰胺行業市場大起大落


    時間:2011-01-06





    一、2010年三聚氰胺市場行情回顧

    2010年三聚氰胺市場風云再起,市場上硝煙彌漫,它從奶粉事件當中被國人熟知,行外人士無不是談三胺色變,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三聚氰胺作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是板材行業重要的綠色添加劑原料,只是不法人士把它用錯了地方而已。筆者在這里只是將此做個引子,我們的重點是以一個行內化工人士來回顧2010年三胺市場的走勢,總結規律,為2011年的生產、銷售、投資工作做個借鑒。


    2010年三聚氰胺按照漲跌趨勢可以劃分為三個大的分水嶺四個階段,我們也就是從這四個階段去回顧、探討、總結這一年的一些規律和經驗。

    1、 第一階段(1月---8月底):市場蟄伏階段

    從2010年1月開年到8月底,三聚氰胺市場經歷了漫長的蟄伏期,市場報價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回升,主流廠商報價由低位時的7700元/噸上行到8月底的8800-9100元/噸,在這個階段的上漲我們歸結為理性的市場上漲行為,是由原材料尿素上漲推動和下游需求拉動所致,價格的緩慢上漲留給了下游用戶較長的消化時間,生產方面也沒有出現異常,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恐慌局面。

    2、第二階段(9月--11月初):市場沖刺頂峰階段


    從上面季度走勢圖我們發現,受節能減排政策影響,三胺價格從9月中旬開始了較快增長,尤其是在國慶節后市場報價出現瘋漲,部分廠商出現一天兩價的局面,工廠開工率嚴重不足,市場上貨源匱乏。由于價格上漲過快,前期簽訂的合同多數無法執行,甚至出現廠商故意惜貨不發趁機漲價。有貿易商曾告訴筆者,山東海化集團下屬山東海化進出口有限公司就因價格上漲過快原因拖欠或者延發客戶貨物達近1000噸之多,市場誠信受到嚴峻的考驗。主流廠商報價由9月底的9900元/噸上漲到10月底的13000元/噸,上漲幅度之大可謂令人咋舌。

    其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尿素廠商的停產和三胺廠商的限電限產造成了市場貨源緊缺,從而導致了市場恐慌情緒,繼而三胺市場出現了不理智的瘋狂暴漲行為。

    3、第三階段11月中旬至12月:市場下跌階段


    俗話說得好,暴漲之下必有暴跌,只是誰也不知道哪天市場會撐不住了暴跌,于是乎在限電限產正常結束后,工廠滿負荷開工生產,市面上貨源開始增多,緊張局面被緩解,部分廠商開始有了小量庫存,除了完成前期所接訂單以外,廠商受預期銷售壓力影響,市場報價有所松動。這價格在11月底一松就松的震撼,就像脫韁的野馬要想重新控制它那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價格一旦下跌明顯,市場觀望情緒必然彌漫,下游購買積極性受挫,前期漲價前的影響還有待一段時間去消化。

    4、第四階段(12月下旬至今):市場回升階段


    從12月下旬開始,由于部分廠商報價已經跌破9000元/噸,重新回到了漲價前的水平,工廠生產積極性受挫,加上部分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生產企業出現了停產,市場上供應開始減少,三胺協會有意限產保價,故從12月20日左右至今三胺市場開始了小幅回調的跡象。

    二 、2010年國內主要廠家價格走勢圖和報價表

    三、三胺原料尿素原料行情

    三聚氰胺主要原料為尿素,尿素市場在8月中旬之前一直較為平穩,中旬節能減排政策之后價格出現了較大的漲幅,價格由低谷的1550元/噸上漲到高位時候的2200-2300元/噸,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三聚氰胺上漲過快的誘因。


    來源:阿里巴巴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