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化工行業的發展情況良好,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其中,11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然而,由于當前我國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化工行業各子行業的發展出現了分化。一些產能過剩的傳統化工行業將繼續面臨落后產能淘汰的過程;而一些新興產業例如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行業則受益于國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一、化工行業的整體發展態勢向好
2010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調控和產能過剩的影響,化工產品價格跌多漲少。而在2010年下半年,由于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和棉花價格的飆升,化肥和滌綸的價格隨之上漲。而且由于油價的上調,化學原料的價格也出現了上漲勢頭。再加上各地由于沖刺節能減排目標對化工類企業實施限電措施,化工產品的正常生產受到了影響,由此減少了化工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進一步推高了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
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在68種重點監測的化工產品中,3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40種,呈現跌勢的22種,僅6種產品價格持穩;4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33種,呈現跌勢的23種,12種產品價格持穩;5月份,價格呈現下跌態勢的有44種,呈現上漲態勢和維持平穩的均為12種;6月份,價格呈現下跌態勢的有42種,呈現上漲態勢的僅有10種,維持平穩的有16種;7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25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30種,維持平穩的有13種;8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43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12種,維持平穩的有13種;9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33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11種,維持平穩的有24種;10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58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3種,維持平穩的有7種;11月份,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的有36種,呈現下跌態勢的有19種,維持平穩的有13種。
表1:3-11月68種重點監測的化工產品的價格漲勢(單位:種)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
漲勢 | 40 | 33 | 12 | 10 | 25 | 43 | 33 | 58 | 36 |
跌勢 | 22 | 23 | 44 | 42 | 30 | 12 | 11 | 3 | 19 |
持穩 | 6 | 12 | 12 | 16 | 13 | 13 | 24 | 7 | 13 |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從重點監測的化工產品價格變化情況來看,2010年1-4月由于經濟的緩慢恢復,化工產品的行情出現了好轉;而5-7月,由于國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大,工業增速回落帶動了化工產品價格的下降;在8-11月,由于節能減排力度進一步加大,化工產品的市場供給減少而市場需求穩定,化工產品的供需關系緊張,再加上油價、天然氣等原料價格的上調,化工產品價格出現了普漲行情。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化工行業在2010年的行情表現出了良好的態勢。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0年1-8月,化工行業實現利潤1716億元,增長51.1%。其中,1-2月化工行業實現利潤310億元,3-5月實現利潤727億元,6-8月實現利潤679億元。
常軼智指出,在主要產品的產量方面,2010年由于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地為了完成十一五規劃中的節能減排目標,加大了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尤其在進入第三季度后,部分省市甚至實施了拉閘限電等措施,化工行業的正常生產受到了很大影響,部分化工產品的產能不能得到有效發揮。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情況嚴重而又環境污染程度較大的化工子行業,例如,純堿、燒堿、電石PVC、化肥等行業,由于受到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裝置開工率水平大幅降低,產量增長幅度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據工信部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1-11月,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乙烯、燒堿和純堿產量分別增長35.5%、13.3%和6%;農藥、化肥產量分別增長20.6%和4.7%。其中,11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乙烯、燒堿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9.3%和3.3%,純堿產量下降1.5%,農藥、化肥產量分別增長22.2%和4.3%。
表2:2010年3-11月主要化工產品的產量增幅(同比)
1-1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
乙烯 | 35.5% | 19.1% | 19.6% | 35% | 37.9% | 33.6% | 48.3% | 31.8% | 31.9% | 29.3% |
純堿 | 6% | 24.7% | 19% | 14.6% | 15% | -1.9% | -2.6% | -11.1% | -7.8% | -1.5% |
燒堿 | 13.3% | 22.5% | 22.4% | 20.6% | 10.5% | 6.7% | 8.3% | 3.9% | 2.2% | 3.3% |
化肥 | 4.7% | 11.2% | 8.7% | 2.9% | 3% | -0.1% | -4% | 4.4% | 7.1% | 4.3% |
農藥 | 20.6% | 16.6% | 20.1% | 12.4% | 17.7% | 29.4% | 20.5% | 22% | 26.9% | 22.25 |
常軼智進一步指出,雖然化工行業產能過剩產品的產量出現了下降,但是市場需求態勢仍然向好,這反映了我國目前經濟環境良好,化工行業正在加快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從短期來看,這會對相關生產企業的利潤水平造成很大的影響,一些競爭能力較弱的企業將會被淘汰。但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從長遠發展來看,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那些具有資金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的企業將會繼續做大做強,這有利于我國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常軼智認為,由于過剩產能的淘汰需要一個過程,而低碳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未來節能減排還將會持續。預計2011年,我國化工行業將仍然處于去產能化狀態,同時,節能減排的力度也將會進一步加大。屆時,化工產品的產能釋放將會受到抑制。而目前全球經濟在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動下正逐步恢復,國內促內需等相關政策也會促使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增加,預計2011年我國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將會上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