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肥新工藝實現低品位礦高效利用


    作者:陳天朗 肖慎修    時間:2011-01-05





    傳統的濕法磷肥工藝生產普鈣和磷銨是用硫酸溶液與磷礦石直接反應,生產鈣鎂磷肥是將磷礦、焦炭和蛇紋石等在高溫條件下“燒”。而由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開發的干法磷肥新工藝和傳統的濕法磷肥工藝不同,將無機酸先與尿素反應生成一種固體產品解磷劑,再將其與磷礦粉干法混合造粒即得含氮、含磷的顆粒狀復合肥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干法磷肥新工藝可使用中低品位磷礦來生產磷復肥,這對高效利用中低品位磷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產固體解磷劑的無機酸,目前主要采用硫酸和硝酸,故產品可分別稱為硫酸固體解磷劑和硝酸固體解磷劑,其與磷礦粉混合的產品分別稱為硫尿磷肥和硝尿磷肥。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來看,前者含有尿素的普鈣產品,造粒后不需干燥即可使用;后者則是和添加了尿素的硝酸磷肥產品相似。可以說它們是原有產品的升級換代產品,干法磷肥新工藝也就是原有工藝的升級換代工藝。它們幾乎保留了原來工藝和肥料的全部優點,克服了一些缺點,而且還具有不少新的特點,一次加工就可制成復肥。這是原有普鈣生產工藝所不具備的。在硝酸磷肥生產中,一般要將肥效好的硝酸鈣分離,以防止肥料吸濕。而在硝尿磷肥中,因生產時不發生反應,沒有吸濕性強的硝酸鈣生成,它們是在肥料施入土壤中才生成,可直接為植物所利用。這也是原有硝酸磷肥生產技術及其產品所不及的。

    干法磷肥新工藝,工藝簡單,能耗低,在生產中不發生反應,故無“三廢”排放,而且一次加工就可制成二元復合肥。若造粒時加入鉀肥就可一次加工制成三元復合肥,有效養分可達25%~30%。若加入硫酸鉀,則可制成無氯鉀肥。其中,肥粒中的養分可根據不同植物和土壤需要予以調節。

    干法硫尿磷肥和硝尿磷肥是四川大學的專利技術和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均已完成了中試。干法硫尿磷肥技術在199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尤里卡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得金獎,并被列為國家工業性試驗項目,在重慶萬州建設了年產10萬噸規模硫尿磷鉀復合肥的工業裝置,并通過了專家驗收。

    干法磷肥新工藝生產的肥料養分齊全并易于調節,對植物的均衡成長和配方施肥十分有利。在中試及工業化試驗期間,國家出資由中國農科院土肥所和四川農科院土肥所主持,在全國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作物上進行了大面積的農業試驗,均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受到廣大農民和一些國營農場用戶的普遍歡迎。

    來源:中國化工報 作者:陳天朗 肖慎修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