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走出國內產能過剩的泥潭,又要直面尿素出口不確定的未來,內外交困中的尿素企業,只有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大力推進產業升級、實施產業轉型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選擇,舍此別無他途。
認清一個現實。尿素是“兩高一資”產品,尿素生產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煤、天然氣等資源,大量出口尿素不僅是對資源的浪費,而且也有悖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對于這種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國家的政策取向必然是從嚴從緊。國家發改委的官員也曾多次明確表示“繼續控制化肥出口是大勢所趨”。尿素企業必須盡快拋棄通過出口緩解國內壓力的幻想,認清這個最大的現實,立足國內市場,心無旁騖,在國內市場做強、做大、做優。
承擔一份重任。國家發展化肥產業的終極目標是為三農服務,因此行業才享受著一系列特殊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在國家的總體戰略框架當中,化肥行業是支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就是所有尿素企業必須把握的大方向。國家出口政策以及化肥商業淡儲等相關政策的一系列調整,都是圍繞著農業這個軸心而服務的。國內尿素生產企業以及貿易企業應該明確,未來中國尿素的主陣地在國內,必須把穩定國內尿素市場、保證國內農業供給放在最優先的地位。
完成一項使命。這個使命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升級和產業轉型。當前產能過剩已經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尿素產業必須迅速行動,盡快轉身,擺脫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才是正道。國內的尿素生產商應當認清國內能源緊缺的現狀,避免盲目做大做強,充分考慮到未來生產能源和原材料的供應以及自身的生產成本,確定合理的市場定位。在此基礎上,調整產品結構、研發新產品、優化工藝路線、開展技術革新、大力節本增效。惟有如此,才能順應節約、集約使用能源、資源和發展低碳經濟的潮流。
來源:農資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