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報告稱,目前全球天然氣供應過剩的局面可能還將持續10年。這種過剩將使天然氣輸出國繼續承受壓力,迫使它們放棄與油價掛鉤,尤其是在歐洲。這可能導致天然氣價格走低,而使需求高于預測水平,尤其是在發電行業。
在IEA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年度報告中,該機構預計,到2035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在2008年3.1萬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增長44%,達到4.5萬億立方米。
同時,該機構預計,到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到167.4億噸石油當量。屆時,石油供應——包括不算作原油的各種油的產量——將接近見頂,把油價推高至每桶113美元按2009年幣值計算。該機構預計,按名義價格計算,油價將上漲一倍多,達到每桶204美元。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實力將在今后幾十年上升,到2035年占到世界石油供應的大約52%;歐佩克目前占全球供應大約40%。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將有更多油田投產。該監督機構預期,伊拉克石油產量到2015年左右即可超出伊朗,到2035年將增至每日約700萬桶。
該機構還稱,中國將在今后20年里推動全球能源需求飆升,預計2008年至2035年期間,中國能源需求將飆升75%,在全球能源使用量預期增長中占到36%。
來源:國土部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