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超材料問世以來,隱身衣研發水漲船高,目前已制造出從太赫茲到近紅外波段隱形的隱身衣,但要讓物體在可見光下消失,還力有未逮。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4日北京時間報道,蘇格蘭圣安德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不斷實踐并獲得突破,研發出一種柔軟靈活、能控制光線的超常材料,這種材料更易用于制造一種隱身羊毛衫或其他類型的隱身衣,讓人們離真正意義上的可見光下隱身衣又近了一步。
要使隱身衣在可見光下起作用,其組成面料面臨兩大挑戰。首先,由于可見光的波長更短,必須找到一種非常小的超原子微粒才能與可見光發生反應;其次,超材料的纖維要能夠從堅固的表面上卸下來,讓這種表面能用在更加柔軟靈活的結構中。而11月4日《新物理學雜志》上詳細介紹的這種超柔性新材料,就克服了這兩個困難。
極小的超原子微粒通常只能做成扁平而且堅固的表面,這讓它們的結構僵硬,不適于衣物制造或超透鏡等其他需要柔性材料的應用。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精細技術,使超原子微粒從組成結構的堅固表面基底中解放出來。研究人員預測,把這些微粒堆積在一起能生成一種獨立的、彎曲自如的材料,這樣就可以讓它們的用途大大拓展。
領導該研究的英國工程及物理研究委員會職業促進會的安德烈婭·迪·弗科博士說,這種新的超柔材料給了我們最終控制光的工具,它的影響效果也將無處不在。超柔材料可用于制造更高端的纖維,這項實驗也證實用其制造超柔舒適的拋棄型隱形眼鏡非常容易,而人工視覺假體的超透鏡也可變得尤為柔軟靈活。
隱形材料如果針對雷達,其物質結構在毫米級,制造起來相對容易,所以許多種類的隱形戰機早已問世。但如果針對可見光,隱形材料的制造則必須在納米尺度上完成,難度可想而知,同時也帶來文中提到的質地堅硬等問題。即使這種不夠柔軟的隱形材料“織”得出來,用以遮擋軍艦還湊合,可要穿在人身上,就太不美妙了,這會極大地限制其推廣和應用。因而,圣安德魯大學這項成果若繼續完善,最終很可能會突破該領域的一個瓶頸。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