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化融合”加速 自動化控制推動行業升級


    時間:2010-11-05





    調整和創新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思路

    “十二五”石油和化學工業結構調整的核心任務:保證有效供給,實現行業長期穩定增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堅持一體化發展模式;科技創新仍是核心動力,發展高端石化產品,以差異化、高價值的產品技術引領發展:原料多元化、發展新能源成為戰略重點,積極推動走出去戰略,加快國際化進程:“綠色”低碳經濟與環境保護將成為高度關注焦點。

    在十二五期間,石化工業要實現從發展基礎化工原料向發展高新化工品方向轉變,從以規模化人手發展初級化工產品向發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產品方向轉變,從粗放型生產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支持發展與現代技術發展聯系緊密,市場發展較快,對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有明顯帶動作用的行業,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做出貢獻。

    到“十二五”末使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有效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加,行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規模水平進一步提升。空間區域布局更加合理,自主創新水平和科技貢獻率大幅提高,國際綜合競爭實力顯著增強。通過5-7年的努力,實現我國由石化工業大國到石化工業強國轉變。到2015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總產值由2008年的6.5萬億元增長到12萬億元,將占世界總量的30%左右。

    兩化融合取得進展成為行業升級的重要手段

    據報道,在2010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表示,“十二五”期間包括石油和化工行業在內的制造業兩化融合的重點,即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促進節能降耗和減污減排,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信息化的現代物流。

    據了解,目前石化工業90%以上的企業實現了生產自動化控制,實現了信息化與生產過程的有效融合。全行業在兩化融合方面取得了5個方面的進展:信息化與生產過程相融合,通過生產過程的先優控制,促進了行業的精益化生產;信息化與企業經營管理融合,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的經營決策水平;電子商務與產供銷體系創新融合,提高了市場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水平;基于信息技術的生產性服務體系快速發展,正在構建新的行業價值鏈體系;信息化與研發相結合,正成為企業技術改造、提升產品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盡管石化工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也面臨著新的嚴峻形勢。中國原油資源短缺,依賴進口原油加工;煉油及石化原料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原油價格波動大、生產成本高,經營風險;安全、節能、減排、環保等規范要求嚴格要求;國外知名石化企業在中國建廠,市場競爭激烈。因此,石化企業需要降低生命周期成本,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水平。

    發展集成自動化系統成為行業熱點

    隨著系統集成成為自動化領域的一種新趨勢,石化工業集成自動化系統的研究與應用也隨之成為全行業聚焦的熱點。

    據了解,石化工業集成自動化系統包括DCS/FCS、APC、安全儀表系統、火災和氣體檢測系統、壓縮機控制系統、轉動設備監控系統、設備包裝控制系統、分析數據采集系統、儲運自動化系統、設備管理系統、操作數據管理系統,操作培訓仿真系統等。

    隨著工業無線技術、傳感器技術、機器視覺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與發展,打造智能數字化工廠將是未來石化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它具有健康、安全、環保、低成本、低風險、低功耗的特點,將改變人們的觀念,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和維護方式,充分發揮現場智能的作用,真正實現智能數字工廠。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