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煤化工 “十二五” 發展 -繼續“高燒”還是回歸理性


    時間:2010-11-01





      各地煤化工“高燒”不退

      曾有媒體報道,山西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煤化工大省,在其最新提出的“再造新山西”的規劃中,煤化工是其重要依托之一。

      不僅僅是山西,在幾乎所有產煤大省,煤化工發展勢頭都銳不可當。來自貴州省發改委的信息稱,貴州省計劃在2020年前重點建設14個煤化工項目,打造三大煤化工基地,總耗資將達1230億元。寧夏計劃在寧東基地投入3200多億元的巨資,計劃到2020年擁有2000萬噸煤化工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成為國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新疆的計劃是到2015年,將準東煤田建成億噸級產煤、千萬噸級煤化工的大型煤化工基地。各地動輒投資數百億元、耗煤數百萬噸的煤化工項目成為近年來資金追逐的沃土。

      神華煤制油北京研究院副院長杜銘華預計,到2020年,我國煤制油產業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煤制天然氣年產量將超過500億立方米,煤制化工品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油當量,我國將建成全球最大的煤清潔產業鏈。

      政府頻頻為煤化工降溫

      2006年7月14日,國家發改委就下文明確要求,“在規劃編制完成并得到國家發展改革部門確認之前,暫停核準或備案煤化工項目”。2008年8月,煤制油項目的地方審批權被直接收歸中央。2010年6月,煤制天然氣的地方審批權也直接被收歸中央。

      政府各部門近期在多個場合表態,“十二五”期間煤化工產業政策的閘門將關得更緊。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曾表示,“十二五”期間煤化工行業將嚴格行業準入,加快結構調整,嚴格限制煤炭調入區發展煤化工。業內專家紛紛表示,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應當在地域上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在煤炭分區上煤炭調入區應限制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煤炭調入區的煤炭資源應當用來保證區內能源的供給,而不是用于發展煤化工;其次,在環境薄弱的地區應嚴禁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因為煤化工項目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因而在環境條件不允許的條件下不應當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日前也表示,煤制天然氣在技術上是成熟可靠的,但國際上實現產業化運營的只有美國大平原一家,各地應冷靜看待這一產業方向。

      那么,什么樣的地區,什么樣的環境,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更加適合發展煤制天然氣等一系列新型煤化工項目呢,據悉,本月將要在新疆昌吉召開的2010中國煤制天然氣/煤層氣高峰論壇,將聚集眾多煤化工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人士,共同探討新型煤化工產業及其“十二五”發展方向,相信新型煤化工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向著更加健康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來源:中國化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