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億立方米副產氫氣亟待利用


    時間:2010-10-29





      10月24~27日,第11屆全國氫能會議暨第3屆兩岸三地氫能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清華大學教授、氫能專業委員會主任毛宗強在會上指出,我國每年副產氫氣總量達900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有500億~600億立方米,但目前大部分氫氣都被放空或燒掉,不僅污染環境,還浪費了資源。在會上他呼吁:應關注相關技術開發,將副產氫氣進行資源化利用。

      毛宗強表示,根據2009年中國能源統計年鑒,我國2008年的焦炭產量為3.71億噸,1噸焦炭約產生400立方米的焦爐氣,其中氫氣含量為60%,僅焦爐氣一項所含氫氣量就達到了890億立方米左右,就算企業消耗掉一半,也還剩近445億立方米被白白放空或燒掉。此外,合成氨、氯堿、合成甲醇等行業的尾氣中的副產氫氣也很豐富,900億立方米的數字完全有據可尋。

      他指出,將這些氫氣進行分離的技術主要是變壓吸附,我國的變壓吸附技術和設備一直領先國際,完全不存在技術障礙。經過分離、加壓,百公里內輸送到老百姓手中的氫氣,每立方米約1.5元的售價也完全具有市場競爭力。

      毛宗強建議,副產氫氣利用采用就近原則。我國的副產氫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延邊地區油田較多,煉油對氫氣的需求將是副產氫氣的一個好出路。此外,在天然氣中摻入氫氣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國做出了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諾,積極開展相關技術研究有助于緩解減排壓力,副產氫氣的資源化利用也有助于改善我國多煤少氣的能源結構。

      山西省國新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鋼介紹說,他們公司已經建立了氫能源工業示范項目,將從廢棄焦爐煤氣中提取的氫氣和天然氣混合,經過特殊加工后混合氣體可用做工業使用和汽車燃料。該技術可使用戶成本降低約20%,一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30%,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0%~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30%~40%。

    來源; 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