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思強在25日召開的第三季度能源經濟形勢發布會上表示,三季度以來,能源需求增速逐漸放緩。預計四季度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前三季度能源供應總量保持穩定
王思強表示,前三季度主要能源品種季節性波動特征明顯,特別是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顯現,在能源供應總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速逐漸回落,供需關系總體寬松。
前三季度,煤炭產、銷穩步增長,鐵路運量和進口大幅增加,價格高位穩定后回落,市場供需總體平穩。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累計完成14.9億噸,同比增長15.9%;進口煤炭1.2億噸,增長42.2%。
前三季度,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5186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274萬千瓦。9月末,全口徑電力裝機規模超過9億千瓦。
今年以來,國內原油和成品油生產平穩有序,受工業生產和物流運輸活躍拉動,成品油消費逐季回暖,供需總體平穩。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生產原油1.5億噸,同比增長5.8%;進口原油1.81億噸,增長24.1%。生產成品油1.86億噸,增長10.6%。
四季度能源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回落
王思強表示,受去年經濟走勢“前低后高”和今年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四季度能源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寬松。
煤炭方面,四季度煤炭進口增速將會回落,對國內煤炭供求的支撐作用有所下降,預計全年凈進口約1.2億噸左右,比上年增長16%。鐵路煤炭運力保持平穩,預計全年煤炭運量將達19.8億噸,增長13%。
電力方面,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9.5億千瓦,但受電網和電源結構影響,特別是電煤供應、來水和氣溫等因素影響,局部地區和高峰時段仍有可能出現電力緊張現象。
應對極端天氣天然氣供應有保障
近些年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頻發,對國內能源市場的安全穩定供應影響加大,部分地區曾經出現“氣荒”現象。最近“極寒天氣”說頻見報端,對天然氣供應帶來極大考驗,王思強表示,2008年城鎮天然氣居民用戶已經超過了1.2億人,2000年天然氣供氣量是245億立方米,到2009年底就是877億立方米,不到10年增長了2.6倍。由于跟天氣季節變化有關系,所以用氣的高峰和低谷差距就比較大峰谷差,現在兩湖地區峰谷差是2:1左右,華北地區峰谷差達到7:1左右,北京峰谷差在10:1左右,峰谷差越大對天然氣的保供難度也越大。
王思強表示,國家能源局對此非常重視,已經專門發出了《關于做好應對極端天氣變化能源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大電網公司、各大電源公司、各大油氣公司,主要的產煤省份要根據各自職責,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應對,切實做好能源的生產、運輸和供應工作。
據介紹,中石油公司將加大陜京三線榆林―良鄉段的建設,爭取11月底完工,中石化公司要加大榆濟線的建設力度,爭取12月底前完工,實現直接向河南和山東供氣,中海油目前每天供氣量是10萬立方米的基礎上,增加到每天100―120萬立方米,主要用于保障天津地區的供氣。“應該說上下各方齊心協力的努力下,保障今年冬季的天然氣供應是沒有問題的,我對此充滿信心。”王思強說。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