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漲價可關注跌幅大與估值便宜股
中金公司日前發布研報表示,上上周WTI均價為83美元/桶,周環比升1%。發改委基準原油連續二十二個工作日移動均價為80美元/桶,較上次調價基數升6.6%,成品油調價窗口已打開。如果國際油價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國內成品油調價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強。當然,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將一定程度上抵消實際進口成本上升的壓力。
中國煉油毛利周環比回升至5.5美元/桶的高位,未來可能將逐步回落;汽油和柴油批發毛利周環比分別大幅上升12%和35%。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高位,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已打開,使得成品油批發價格快速上漲,柴油批發價格漲幅約在200元/噸。目前主營經銷商基本上已經推價到位,部分地區成品油批發價格甚至接近最高限價,部分民營加油站已出現停售的現象。目前成品油市場購銷情況比較清淡,多數中間貿易商持觀望態度。此外,各地部分加油站紛紛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停止零售優惠。
石化公司紛紛提高了LDPE、PP等石化產品的出廠價格。同時,化工毛利繼續回升,LDPE、PP與石腦油價差周環比分別上升12%和6%。滌綸短纖出廠價格上周飆升了2,000元/噸,滌綸短纖與對二甲苯和乙二醇價差周環比擴大38%。合成橡膠毛利也大幅增加。國際原油價格支撐了市場的看漲情緒。
展望:三季度業績開始披露,由于煉油和批發綜合毛利的大幅回升,化工毛利改善,以及9月份以來成品油消費處于旺季。我們估計大型一體化石化公司的三季度盈利將環比向好。油田服務行業三季度業績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環比下滑。周期性行業為市場近期熱點,我們建議關注年內跌幅較大且估值便宜的下游大型一體化公司。
雖然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以及通脹預期使得資金紛紛流入股市,推高股指,但從中長期來看,匯率發生較大波動,可能引發國際間資本流動管制、貿易壁壘抬升,對世界經濟的復蘇產生不利影響,造成基本面趨勢的波動或震蕩。建議謹慎看待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持續性。
今年第13號超強臺風“鯰魚”將于19日進入南海東部海面,南海油氣生產將可能受到影響,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陰雨天氣可能影響油品需求。
專家:上調油價難改大盤走勢對下游行業或有影響
和訊消息,10月25日晚間國家發改委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每升汽油上漲0.17元,每升柴油上漲0.19元。和訊網聯線到宏源證券策略分析師金春萍,她向和訊網發布觀點認為,發改委調整油價是跟隨國際油價的趨勢而定的,由于有國際原油價格作為參照物,市場對于其調整的價格以及時間點就會有所預期,本輪大盤上漲主要的推動力是經濟形勢良好及流動性的改善,因此,調整油價并不會影響大盤整體向上的趨勢。
油價的上漲是由于通脹壓力推動所致,從目前的經濟形式上看,油價應該會維持上升的趨勢,這對于下游的汽車行業及化工等行業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短期內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這需要有傳導到下游的時間,不同行業及不同的公司對于油價上漲的反應也是有區別的,這要看公司本身將油價上漲所帶來的負面因素傳導到下游的能力而定。
大同證券于宏:油價上調將帶動煤炭板塊繼續上漲
和訊消息10月25日晚間,發改委發布消息稱,從26日零時起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220元,調整后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7410元/噸和6680元/噸。這是發改委自今年4月份以來首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和訊連線了大同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于宏,他認為,油價上調或對煤炭股產生一定的利好,但能源價格普遍上漲背景下,煤炭價格上漲也是必然,后市龍頭股或將帶動二三線煤炭股上漲。
大智慧數據顯示,煤炭石油板塊在近14個交易日,連續上漲超過28%,并伴隨著成交額的放大。25日,煤炭石油板塊上漲3.44%,成交額達到326億元。
于宏表示,因為石油和煤炭有一定的比價關系,油價上調,煤炭價格就會相對便宜,煤炭的需求和利用會相對較多,油價若能持續上漲,煤炭可代替部分石油、天然氣,某種程度上可加快煤化工的發展。
于宏還表示,雖然此次油價上調幅度有限,但目前看到,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價格紛紛出臺漲價計劃,煤炭作為稀缺性資源,其價格上漲也是必然的。
對于煤炭股后市,于宏認為,西山煤電、潞安環能、國陽新能、蘭花科創、大同煤業等山西本地企業仍具有資源優勢,就整體板塊而言,在國陽新能、恒源煤電、兗州煤業等龍頭股帶動下,其他二三線的煤炭股也會隨之上漲。
另一位不具姓名的分析師則認為,煤炭板塊近期表現良好主要是由于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下,預期美元貶值、資源類價格上漲,但股價對此已經有所反映,所以此次國內上調成品油價格對煤炭股影響不大。
鄧郁松:油價上調難影響CPI國際油價或長期上漲
和訊消息10月25日晚間消息,國家發改委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每升汽油上漲0.17元,每升柴油上漲0.19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鄧郁松博士對此分析指出,由于燃料價格占CPI權重很小,因此4%-5%左右的成品油價格上調不會對CPI產生很大影響,同時表明由于全球石油產能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預測國際油價長期走勢仍會繼續上升。
本次燃料油價格上調對CPI影響有限,CPI共包括八大類,其中交通和通訊所占權重約為9.3%。鄧郁松指出在交通和通訊這一類中,再細分燃料油價格所占CPI的權重會更小,因此4%-5%的成品油價格上調不會對CPI造成很大影響,食品價格與居住價格仍是造成CPI上漲的主要原因。
國際油價長期上漲的概率更大。鄧郁松分析基本面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全球原油新增產量越來越依賴OPEC國家與俄羅斯,其他國家基本沒有原油產能,產能結構受影響比較大,因此分析油價長期上漲的走勢更容易。
林伯強:新機制或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
和訊消息國家發改委第7次上調成品油價格,調整后的價格自2010年10月26日零時起執行。和訊網連線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他認為,此次調價并不意外,新機制或縮短調價周期。
據國家發改委消息,國家儲備用汽、柴油(標準品,下同)供應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調整后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7410元和6680元。如果加上4月14日油價上調行動,從去年3月25日到現在,國家發改委已經7次上調油價。
林伯強認為,上周就有傳聞說要調價。這次距離上一次調價也是比較久的,這次調價幅度也是最低,上調4%左右。他對此次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格并不感到意外。
另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力爭年內出臺,該機制將更透明。林曉強認為,如果出臺新的的成品油機制,比較大的變化是調價周期可能會縮短,不會像這一回拖了三、四個月調一回。
成品油定價市場化加速中國石化存重大重估機會
招商證券日前發布研報表示,成品油定價市場化在未來6個月內會加速。他們認為,國內成品油定價的市場化進程將會明顯加快,在未來的6個月內將出現明顯的政策變化,可能的潛在變化是:一、成品油價格調整周期和三地原油變化率幅度縮小;二、汽油價格放開;三、在某一原油價格下面,汽柴油價格自主定價。
主要理由有三條、:第一、新華社發文批評了成品油定價機制模糊;第二、印度放開汽柴油價格管制將有效的刺激中國加快市場化進程;第三、從煉油和加油站兩個重要的環節來看,目前中國成品油市場具備了充分競爭的基礎。
招商證券認為,市場化的進程將推動中國石化重估加快市場化對中國石化的股價將產生重大影響。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從業績角度講,將顯著提升中國石化在一個周期內的盈利水平。第二,從估值角度來看,市場化進程會使得管制折價消失,這一點在香港市場尤其明顯。
中國石化在目前的基礎上有做大50%以上的潛力第一、海外原油資產注入能夠做大上游50%以上;第二、國內石油消費目前差不多800萬桶/天,而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數據來看,在假設到2020年GDP增速維持在6%情況下,預計到2020年,中國整個石油消費將達到1270萬桶/天,折合6.35億噸,增長潛力達到60%。
中國石化的估值要高于國際可比公司在儲量增長和石油消費增長空間上面,中國石化相對于國際可比公司而言,有著更明確的增長空間,理應享受更高的估值。從EXONMOBILE的歷史PE來看,歷史平均的PE也是在15倍左右,中國石化作為儲量和成品油銷量均具有增長潛力的公司,估值水平在往15倍靠,完全合適。
投資建議:招商證券預期中國石化2010、2011年的業績分別為0.81、0.90元,當前的股價相當于2010年的10倍PE。,隨著中國成品油價格市場化進程的提速,公司存在重大的重估機會。建議買入,給予2010年15倍PE的估值,目標價12元。股價刺激因素:第一、市場化進程加速;第二、安哥拉油田并表;第三、可轉債獲批。風險因素是原油價格大漲。
東吳證券:油價上調利好三大板塊
證券時報網10月25日訊10月25日晚間消息,國家發改委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每升汽油上漲0.17元,每升柴油上漲0.19元。如何看待這一消息對市場的影響?證券時報網第一時間電話采訪了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寇建勛。
寇建勛表示,油價的上調對于石油石化板塊形成利好,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此外,對于相關替代能源的行業也有一定的正面影響,如煤化工、新能源;相反,油價上調對于消費石油石化產品的公司形成一定的沖擊,比如交通運輸板塊和汽車板塊,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中信證券分析師:成品油價格上漲利好煉油企業
按照原有的價格機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且按照近期行情來看,國內成品油價格近期上調是必然趨勢。
對于成品油上漲對國內A股市場的影響方面,該分析師表示,成品油價格上漲對煉油企業形成利好,但對石化板塊整體影響不大。
專家稱油價上調幅度溫和利好石化股
新浪財經訊10月25日晚間消息明日零時起,發改委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與220元。專家認為,此次調整幅度較為溫和,利好石化股,有利于市場的穩定,不過,對其他相關板塊影響不是很大。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油價此次調價幅度比較合適,尚屬溫和。而未來是否繼續調整主要看國際油價走勢。他認為,油價上調利好石化股,而因為調整幅度溫和對其他板塊的影響不是很大。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宵也認為,上調油價對石油股的上漲有刺激作用,有利于市場的穩定。他分析指出,目前石化雙雄是穩定大盤走勢的一個重要力量,而他們本身的估值水平不高,上調油價對其股價走勢起正面作用。
王震:預計四季度成品油供需基本面寬松
新浪財經訊10月25日消息,國家發改委通知,國內成品油價將于明日零時上調,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對此,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對新浪財經表示,預計四季度國內成品油供需基本面寬松。
對于此次調油價的時機,王震表示,此次上調油價還是根據成品油調價機制來定的,雖然會對CPI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
發改委有消息稱新的成品油調價機制有望年內出臺,王震建議,從長遠來講,調價機制的改革應該更加朝著市場化方向進行,因為中國目前50%的石油都靠國際進口。
對于未來成品油的走勢如何,王震認為,從2010年來看,前三季度市場都比較平穩,今年冬天只要不出現極寒天氣,供需基本面還是會比較寬松。
董秀成:油價上調對CPI直接影響小
新浪財經訊10月25日晚間消息明日零時起,發改委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與220元。對此,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油價上調在意料之中。他認為此次調整,對CPI走勢有影響但是影響較小,直接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董秀成指出,此次油價調整在市場的意料之中。根據相關數據,三季度國際油價呈上漲趨勢,最高達到85美元/桶。他認為,國際油價在80美元以上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伴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國內油價調整符合預期。
油價調整的影響會傳導到相關的行業,但是“對CPI的直接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董秀成認為,因為油品在CPI指數中權重較小,此次調整幅度也不是很大,所以調整本身對CPI走勢有影響,但是影響較小。
至于未來油價的走勢,董秀成表示,從大方向看,國際油價還會繼續上漲,而隨著國際油價的波動,國內油價進行調整在所難免。
湘財證券:五家公司最受益成品油上調
10月25日晚間消息,國家發改委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每升汽油上漲0.17元,每升柴油上漲0.19元。如何看待這一消息對石油石化行業的影響?證券時報網第一時間采訪了湘財證券石油和化工行業研究員王強。
王強表示,本次成品油上調距離上次成品油調價近5個月,是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執行以來間隔時間第二長的調價;根據發改委的年內將對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調整的表態,可能這將是最后幾次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下的調價。汽油價格上調230元/噸,柴油價格上調230元/噸,根據測算,理論上可靜態提升煉油毛利約2美元/桶,這將直接利好國內兩大煉油巨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他表示,今年三季度,由于國際原油價格處于今年的相對低點,使得石化雙雄的煉油成本相對較低,因此煉油盈利狀況好于上半年;而最近國慶前后,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上漲,將增加今年10月之后的煉油成本,本次成品油價格上調,能基本覆蓋原油價格上漲,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今年四季度的煉油能盈利。另外,成品油價格上調,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成品油銷售公司,除了石化雙雄,還有國內的一些民營油企等,像泰山石油、魯潤股份、海越股份等。
西南證券張剛:油價上調符合預期影響不大
10月25日晚間消息,國家發改委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每升汽油上漲0.17元,每升柴油上漲0.19元。如何看待這一消息對市場的影響?證券時報網第一時間電話采訪了西南證券策略研究員張剛。
張剛表示,國際油價近幾個月呈現上漲趨勢,此次調高成品油在預期之中。他認為,調高油價無疑對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公司是利好,而對使用成品油較多的交運板塊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市場整體而言影響不大。
宏源證券金春萍:上調油價難改大盤走勢對下游行業或有影響
10月25日晚間國家發改委通知,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每升汽油上漲0.17元,每升柴油上漲0.19元。宏源證券策略分析師金春萍,認為,發改委調整油價是跟隨國際油價的趨勢而定的,由于有國際原油價格作為參照物,市場對于其調整的價格以及時間點就會有所預期,本輪大盤上漲主要的推動力是經濟形勢良好及流動性的改善,因此,調整油價并不會影響大盤整體向上的趨勢。
油價的上漲是由于通脹壓力推動所致,從目前的經濟形式上看,油價應該會維持上升的趨勢,這對于下游的汽車行業及化工等行業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短期內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這需要有傳導到下游的時間,不同行業及不同的公司對于油價上漲的反應也是有區別的,這要看公司本身將油價上漲所帶來的負面因素傳導到下游的能力而定。
國泰君安李迅雷:成品油調價在情理中對PPI影響較大
根據媒體報道,發改委將于26日零時上調成品油價,其中,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此次調價將對市場的影響偏正面,在情理之中"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
10月20日,中國成品油市場,平靜一如往昔,雖有相關傳言,卻沒有兌現,調整油價的消息成為"忽悠",而市場為何選擇此時調整油價呢?這會對宏觀經濟、股市有怎樣的影響呢?
李迅雷表示,此次油價的調整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是很大,不過對PPI影響較大,可能會在10月份有所體現。據悉,9月宏觀數據剛剛公布,備受關注的CPI漲3.6%,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增加不少。
因為美元貶值等因素,近期國際油價一直在80美元上方徘徊,李迅雷表示對未來國際市場的油價仍然持整體看漲的態度。
9月宏觀數據公布當日,A股走出震蕩行情,其中盤中一度下跌超40點,最終以全日下跌20點收盤,創本輪行情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李迅雷表示,此次油價調整利好石油、石化,會對大盤指數起到拉動作用。
中信證券分析師:成品油價格上漲利好煉油企業
國家發改委將發出通知,決定自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那么此政策若出臺對石化板塊將產生何種影響?中信證券石化行業分析師表示,按照原有的價格機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且按照近期行情來看,國內成品油價格近期上調是必然趨勢。
對于成品油上漲對國內A股市場的影響方面,該分析師表示,成品油價格上漲對煉油企業形成利好,但對石化板塊整體影響不大。
國信證券:成品油漲價推動石油化工行業投資機會
1.成品油調價再次失約
上周成品油調價再次失約,國內地煉出廠價格和成品油批發價格出現回調。此次調整推后的原因在于國內通脹處于較高水平,同時預計9-10月煉廠較好的盈利能力能力也是不調價的后盾。預計9-10月較高的原油價格將在11月開始傳導到國內煉廠,如果原油價格不下滑到75美元以下,很可能再次啟動調價。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下周啟動調價的可能。對投資品種來看,我們認為三季度兩大公司盈利不錯,周五的下跌已經部分釋放了成品油調價失約的壓力。
2.漲價推動化工行業投資機會
近期化工產品價格出現大范圍的上漲,梳理產品漲價對行業的影響,我們看好需求驅動及節能減排尤其是限電政策驅動價格上漲投資機會,油價上漲的成本驅動難以提升行業盈利。
需求驅動受益棉花漲價的滌綸短纖以及鉀肥價格上漲將會持續,看好行業盈利水平的持續提升,看好華西村、霞客環保、S儀化以及鹽湖鉀肥。
短期而言,限電政策推動國內氯堿等高耗能行業開工率下降,PVC、燒堿、純堿產品價格提升明顯,短期內一體化生產企業盈利提升明顯,受益程度受限電政策執行力度、時間的影響,利好上市公司天原集團、中泰化學、英力特、雙環科技。
尿素價格也受益于國際市場好轉及國內開工率不足而上漲,利好上市公司湖北宜化、云天化、華魯恒升、柳化股份。
來源:中證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