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二甲醚如何圓夢清潔能源?


    時間:2010-10-14





      2007年起,國內二甲醚DME產能從230萬噸/年一路飆升,迅猛發展到現如今的650—800萬噸/年。然而在產能迅速擴張的同時,二甲醚的市場發展卻始終很不規范,二甲醚用作民用燃氣的市場秩序目前可謂一片混亂。因所謂的“腐蝕”,二甲醚在民用燃氣市場的生存一直備受爭議,以致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氣摻混的標準也遲遲不能出臺,面臨全國性各級政府的嚴查嚴打,這不僅嚴重制約了二甲醚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且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混亂。

      作為一種業界公認的優質清潔替代燃料,二甲醚緣何“淪落”到依附液化石油氣LPG生存的地步?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氣摻混標準為何遲遲不能出臺?在政府嚴禁二甲醚混摻液化石油氣的今天,二甲醚企業是在消極等待標準的出臺中自生自滅,還是在積極自救中另辟蹊徑求發展?日前,記者通過走訪,聽取了業內專家與企業的意見。

      生產規模居世界首位

      多數企業開工率不足二成

      二甲醚可以煤、天然氣或生物質為原料制取。目前我國主要以煤為原料制取甲醇,然后將甲醇進一步轉化成二甲醚。

      “當初由于裝置投資少、工藝簡單,加上國家政策的鼓勵,企業的積極性很高。”全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委會秘書長馬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2006年被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從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期間,二甲醚產能擴張呈“井噴”之勢。

      久泰能源集團戰略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勝對記者說:“到現在,全國已建成二甲醚裝置總產能650—800萬噸/年。其中,產能超過10萬噸的二甲醚企業共有29家,總產能達到571萬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華南地區。中國已成為世界上二甲醚產能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國家。”

      記者了解到,2007年二甲醚行業整體開工率約為40%左右。2008年,由于二甲醚得到民用燃氣市場的全面認可,需求量大幅增加,開工率一度最高升至60%。但是進入2010年,還沒有從金融危機中完全恢復過來的二甲醚行業,又受到全國性嚴查嚴打的沖擊,尤其在6月底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安全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四部門在全國聯合開展液化石油氣專項整治行動之后,二甲醚行業陷入了極度低迷。許多二甲醚企業開工率直線下降到不足20%,市場需求量還不及往年的一半。

      國內二甲醚90%以上

      用于混摻液化石油氣

      二甲醚可替代煤氣、液化石油氣用于民用燃料,還可以摻入城市煤氣或天然氣管道系統中作為民用燃料混燒,或者用作工業燃料。

      據介紹,目前二甲醚在摻燒領域的應用已占到國內需求總量的90%以上。

      由于二甲醚成本遠于低液化石油氣,在二甲醚進入市場之初,液化石油氣的價格又正處于高位時期,二甲醚以其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受到市場的追捧。再加上摻混流程簡單、易操作,這也成為二甲醚行業一種通用的營銷方式。調查顯示,在我國,廣東省是液化氣摻混二甲醚的主要地區,同時也是湖北、四川、貴州、湖南等地二甲醚企業銷售的重點市場。

      河南安陽貞元集團是一家擁有11萬噸/年產能的二甲醚企業。目前該集團三期20萬噸/年的二甲醚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集團所產二甲醚甚至全部自產自銷供當地及周邊地區居民使用。根據該集團的二甲醚產業發展規劃,預計2012年底,二甲醚生產規模將達到110萬噸/年。貞元集團表示將依托其強大的終端市場,積極加快二甲醚項目開發,盡快實現投產。

      但另一方面,二甲醚在液化石油氣摻燒領域強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液化石油氣高于二甲醚1000—2000元/噸的市場差價給不少經銷商們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甚至讓他們不惜鋌而走險,在國家明令嚴禁混摻使用的情況下依然以身試法。據財經網報道,廣西質監部門今年初調查的結果顯示,涉嫌摻混二甲醚液化石油氣的企業就占被檢企業的45%。

      雖然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氣作為民用燃料已成為其主要市場,但一直以來,由于二甲醚的“腐蝕”性造成的安全隱患讓不少人深感憂慮。與此同時,由于二甲醚的熱值低于液化石油氣,無論是純燒還是摻燒,人們對其燃燒性能和經濟性都提出了質疑。由于缺乏科學依據,有些至今尚無定論。

      二甲醚液化氣的腐蝕性倒底有多大?

      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還有一部分戊烷等不容易氣化的組份及其它雜質。在不少專家看來,二甲醚從物理性質上講與液化石油氣相近,其沸點、氣化潛熱、飽和蒸汽壓等均介于丙烷、丁烷之間。“二甲醚是完全可以用于民用燃氣取代液化石油氣純燒的。”業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對記者說。

      但是,由于二甲醚對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密封圈有一定的腐蝕作用,目前在民用液化石油氣領域,大多數企業都比較認可的做法是將其按一定比例摻在液化石油氣里混燒,業界許多人認同的安全摻混比例是20%。然而事實上,在行業標準缺失的情況下,二甲醚的摻燒比例實際上高低不一,均由各企業自定。

      貞元集團上述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集團二甲醚摻燒的比例,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液化氣的質量而定,有時甚至高達50%。這在許多專家看來顯然已經是一個很危險的數據。

      科學地說,二甲醚對橡膠確實具有一定的腐蝕溶脹作用。

      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個溶脹性到底有多大?恐怕就連專家們也很難說得清。在不少媒體的推波助瀾下,現在人們一談到二甲醚就色變,還為其扣上了一頂沉重的的帽子——“危險“、“有毒”。而根據久泰能源的經驗,該公司職工食堂自建廠以來就使用二甲醚做燃料,直接從二甲醚球罐連接管路到廚房,5年來一直使用正常。此外,廣東某二甲醚企業向記者透露,該企業的二甲醚罐裝站每天約罐裝二甲醚燃氣50瓶,二甲醚灶具使用時間最長達7年,并未發現灶具方面出現問題,在對經銷商的定期回訪中也未發現問題,經銷商也從未收到用戶投訴。

      劉景勝表示,從實際使用情況看,二甲醚摻混液化石油氣對密封圈的腐蝕性在短期內是可控的。根據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的試驗檢測,二甲醚應用到常規燃氣系統氣相使用時,對調壓器皮膜或瓶閥設備中的密封圈是有一定的影響,但短期內不會造成較大安全事故。

      記者了解到,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現在已經研發出了適用于純二甲醚和二甲醚摻混液化石油氣的兩種新密封材質,而且部分廠家已有成形樣品。投入使用后使安全可靠性還能進一步提高。

      摻混前后燃燒性能和熱值有何變化?

      日前,記者向一戶長期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居民了解相關方面的情況時,該用戶對記者直言:“要我說的話,作為用戶,我只關心摻了二甲醚后,燃燒性能和熱值是否會降低。如果降低了的話,那我肯定不干。”

      上述業內專家說:“同體積的純二甲醚熱值約為液化石油氣的70%。但是二甲醚可以將液化石油氣罐里面的殘液帶出來,也就提高了液化石油氣的總體熱值。而且二甲醚的價格也低,這里邊存在一個經濟上的換算問題。”根據新奧燃氣提供的數據,當二甲醚原料甲醇的市場價格為1800元/噸、液化石油氣的價格為5000元/噸以上時,二甲醚適合純燒;當甲醇市場價格為2400元/噸、液化石油氣價格為5000元/噸,二甲醚適合混摻液化石油氣。

      2005年,新奧集團對15—25%不同混摻比例的二甲醚液化氣DME/LPG進行了試驗檢測,并由國家燃氣用具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徐州產品質量檢驗所對該試驗結果進行檢驗分析,得出合格的檢測報告。表明:二甲醚摻混液化氣的燃燒性能與液化石油氣相似,但火焰狀態明顯好于液化石油氣。91%的試用用戶反應火焰更藍燃燒更充分、更硬火勢比較強;在熱值方面,二甲醚液化氣與液化石油氣基本相同。75%的用戶反映二者無差別,21%的用戶反映DME/LPG比LPG稍高,只有4%的用戶反映DME/LPG不如LPG的熱值高,但感覺不明顯。37戶熱水器試用用戶均反映,在出水水溫、加熱時間上二者并無差別。所有用戶反映燃燒過程中無異味,也沒有回火或火勢變弱等異常現象。點火率滿足國家灶具檢驗標準,所有鋼瓶橡膠件均無形變。根據新奧燃氣對100戶用戶回訪登記表滿意程度的統計,97%的用戶表示滿意。

      混摻標準遭擱置

      爭議背后或存利益糾葛

      9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準公告2010年第4號總第159號正式發布,其中GB25035-2010《城鎮燃氣用二甲醚》將于明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城鎮燃氣用二甲醚》國家標準明確規定,二甲醚作為城鎮燃氣用只能純燒,而且要求專瓶專用。上述業內專家說,由于目前業界對二甲醚的安全摻混比例還沒有形成定論,20%也只是一個經驗數據,并沒有科學的依據。作為該標準的參與者之一,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將二甲醚摻燒寫入標準的想法也只能暫時擱置。

      作為國內二甲醚的最大消費用戶,廣東省質檢局于9月初結束了廣東省地方標準《液化石油氣二甲醚復合燃料》征求意見函,日前有報道稱,沒有如預想的那樣獲得首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在二甲醚的摻混比例、摻混前后的熱值上有爭議外,行業之間也存有很大的利益紛爭。業內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二甲醚摻混變為合法,就會影響液化石油氣企業的市場供應。一方面因為二甲醚可以帶出大部分液化石油氣鋼瓶里的殘液,會增加鋼瓶的容量,價格卻比以前低;另一方面,由于二甲醚的身份合法,將直接影響液化石油氣商的總供應量。這樣,無論從液化石油氣的供應量、還是從液化石油氣企業經濟效益看,都會對液化石油氣商造成影響。“然而,對二甲醚生產企業而言,標準的出臺無疑能促使二甲醚市場規范起來,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上述相關人士說。

      “除了制定混摻的標準,還應制定相關鋼瓶標準,二者應同步進行。”馬良說。山東、貴州、重慶等地在暫無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情況下,為了滿足二甲醚安全應用和規范市場的要求,早就相繼制定了地方標準。建設部于2007年8月21日發布了《城鎮燃氣用二甲醚行業標準》。然而,這些標準的出臺,因沒有對專瓶作出要求,也并沒有發揮想象中的巨大作用。可以說,沒有專瓶專用也是目前二甲醚燃料發展混亂的關鍵因素之一。

      令人欣慰的是,記者從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正在起草二甲醚專用鋼瓶標準,該標準對鋼瓶角閥、密封圈的材質及鋼瓶的使用年限等都會做出相應的規定。目前該標準的起草已接近尾聲。

      至于二甲醚的摻燒標準,知情人士表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二甲醚企業:是自救?

      還是在等待中自生自滅?

      諸如久泰能源這樣的二甲醚生產企業也正開始覺醒,“二甲醚企業們應該積極地聯起手來,與相關部門共同推進二甲醚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劉景勝說。但是在缺失標準的當下,在二甲醚還嚴重依賴液化石油氣的今天,二甲醚的發展會更舉步維艱。二甲醚企業想要發展是否真的如報道中所說的“需要重新‘洗牌’”,另辟新路?除了用作民用燃氣,二甲醚是否還有其它更經濟、更容易普及的利用方式?

      就算是將來二甲醚摻燒合法,其摻混的市場需求量也有限。廣東油氣商會燃氣部部長莊榮金對記者說:“目前中國國內市場液化氣年需求量大約在每年2200萬噸。若按20%摻混,只需400多萬噸。”且不考慮許多二甲醚企業正在進行的擴產規劃,按目前二甲醚600-800萬噸/年的產能看,也還足有富余。當然,在一些專家看來,二甲醚一旦可以用于純燒,這個市場就很難以估算了。但是目前來看還不具備條件,“二甲醚單獨用作民用燃料的話,得有專門的二甲醚鋼瓶和二甲醚爐具,但是按照一定比例摻混使用的話,只需用專用的鋼瓶,爐具則無需改動。二甲醚純燒置換成本相對較高,從經濟上講,LPG企業積極性就有限。”莊榮金說。

      工業燃料市場

      莊榮金指出,二甲醚單獨用的話,現在看來還是用于工業燃料比較多,如今也已有這樣的實例,因此,企業可以考慮開拓工業燃料市場。但馬良說,二甲醚適用的工業用戶也有限,工業用戶置換成本更高,而且就目前情況看,二甲醚的價格和天然氣價相比也沒什么經濟性,只能用于一些新裝置和天然氣管道不能普及的偏遠地區。

      車用燃料市場

      二甲醚企業比較看好二甲醚車用市場。由于二甲醚的十六烷值高于柴油,可以作為柴油機的替代燃料。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二甲醚專委會副理事長陳衛國介紹,目前國內如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國外如日本已完成以二甲醚作為汽車燃料的試驗。結果顯示,二甲醚用作汽車燃料具有高效率、低排放和低噪聲的優點。根據國家檢測結果,在CA498A高速柴油機上使用二甲醚燃料,采用催化氧化處理后排放水平可達到歐3標準。據亞化咨詢消息,工信部在其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中已經明確將二甲醚汽車列入新能源汽車的范疇。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汽集團、中國汽車技術中心等單位已聯合編制出三項二甲醚汽車行業標準,并由工信部批準于2010年4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首批二甲醚汽車標準,三項標準分別從二甲醚汽車專用裝置的技術、安裝以及二甲醚汽車加注口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對規范和推進二甲醚汽車的開發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記者了解到,久泰能源二甲醚加氣站2007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資料顯示,目前供久泰能源自己使用的二甲醚員工班車現已累計加注24000kg二甲醚燃料。“大規模推廣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但相關批準手續需要完備。”劉景勝介紹。但二甲醚汽車畢竟還處于起步階段。有報道稱,二甲醚汽車在上海147路公交車上試用過一段時間,并沒有得到認可。據馬良介紹,由于加氣站問題,再加上置換成本也比較高,上海公交公司出于經濟性的考慮,二甲醚公交車的推廣就被擱置起來。劉景勝指出,由于加氣站建設受限,未來,二甲醚燃料汽車在城市公交車上推廣,比較可行的是采用雙燃料城市出租車形式。然而,“不管以何種形式使用,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他說。

      國際貿易市場

      專家還建議,眼下看,二甲醚也可以通過走國際貿易路線擺脫困境。目前二甲醚的原料——國內甲醇價格約為2000元/噸,國外價只有147美元/噸約合人民幣984元/噸。因為國外甲醇價格上的優勢,現在國內許多二甲醚企業大都從國外進口甲醇。在馬良看來,二甲醚出口國外無異于走國內光伏行業“兩頭在外”的老路。

      化工市場

      當然,二甲醚企業也可以開拓化工市場。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二甲醚還可作殺蟲劑、自噴漆、泡沫填縫劑的推進劑等化工原料。記者從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了解到,目前在國外,二甲醚在民用氣溶膠制品業已是必不可少的氯氟烴替代物。許多國家還正在開發二甲醚替代氯氟烴作制冷劑的新工藝。用二甲醚合成低碳烯烴也是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之一,并已取得較大進展,正在進行工業化推廣。

      另外,如果代替乙炔作為切割燃料,可節約成本60%以上,并可以減少高污染、高耗能的乙炔原料——電石的生產,有利于節能環保,“二甲醚在這些方面的市場增量都很大。”上述受訪者們均表示。

      


    來源;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