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的是油漆 透視的是習慣性造假


    時間:2010-09-06





      在陜西省華縣秦嶺北麓,一家采石場為了讓被毀壞的山體好看些,竟然刷上綠漆“遮羞”。陜西華縣境內的310國道緊挨秦嶺,記者9月3日驅車走在這條公路,可以看到秦嶺北坡多處因采石毀壞的灰白色山體,與翠綠的主山脈形成鮮明對比,這一“面子工程”最近引發人們質疑。

      造假,好聽點叫“面子工程”,時不時充斥著人們的視覺和聽覺,污染著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心靈,成為社會的一大禍害,造成誠信的缺失,一個沒有誠信的社會是多么的可怕,事業又從何說起。誰來保障事情的真實度,欺上瞞下,到是成了習慣性的潛意識,只要能欺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油漆刷山,不錯的創意,也真夠難為人的!論價錢,油漆不一定比樹木便宜,時間上的消耗,現場的清理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在小數。另外,能在山體上刷油漆,也算是“技術”活,油漆也并非“等閑之輩”,石頭上也不是說刷就能刷得上的,最起碼的要對山體底部進行必要的收拾,忙忙活活的目的是為了欺騙,掩人耳目,忙碌了的結果,是一片唾棄聲!

      “雪地里埋不住死。”假的終究真不了,為什么樂此不疲地還要做?就是造假已成了一些人的潛意識,干習慣了。“面子工程”可以立桿見影,見效快,能應對檢查,彌補缺欠不挨批評,還能撈取業績,久而之久,就成了這些人的工作態度。

      造假,損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我們應對造假者進行問責,造假所發生的經濟損失,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決不姑息遷就,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造假,又是對誠信的挑戰,是對誠信極大的破壞,損害了公共利益,傷害了民心,造成意識上的混亂,應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下決心徹底清除這一頑疾,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以誠信為本的社會風氣,使我們的各項事業得以蓬勃發展。




    來源;開縣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