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我省實施標準化戰略以來,全省重點領域標準化工作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在圍繞節能減排和替代能源等方面形成了“山西特色”,推動山西經濟向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邁進。如今,我省很多工業重點領域依托標準化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增強了產品、企業和產業的競爭力,推動了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競相爭創國家標準
時下,“天脊”牌硝酸磷肥是很多農民主選的品牌。得到這樣的認可,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張國宏認為企業實施生產標準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說,全國現在的硝酸磷肥生產標準就是原來天脊的企業標準,1989年成為國家標準;期間經過兩次修訂后,仍是全國各生產廠家的質量標桿。
如今,天脊的硝酸磷肥占全國市場的90%以上,是亞洲最大的硝酸磷肥生產企業。
天脊的標準化成就不是個例,在重點領域標準化方面,我省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以省會太原為例,太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太原標準”已在國內外一些行業叫響。僅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有幾十家企業的近百個項目正在進行國家標準修訂項目申報,組建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申報的國家標準化科研計劃項目均占全省數量的1/4,一批“行業領跑人”也以先進的技術占領市場制高點。
長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是太原企業中最早成功承擔國家標準項目制訂的企業。該公司生產的光學纖維面板、光學纖維、倒像器均為高新技術產品,主要用于軍事、信息、科研等領域。倒像器、光錐填補了國內空白,光纖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最大的微光夜視器材生產基地。由于技術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該企業獨資、獨家承擔了《光纖傳像元件》國家標準的制訂并已經發布。
一個企業的產品標準能成為國家標準,標志著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也意味著這個企業產品手握市場上的巨大份額。目前已經是全球不銹鋼產能最大企業的太鋼,生產中使用的標準數量達到近2000個;近年來國家11項不銹鋼標準中,有6項是太鋼組織起草的,并參與起草1項。此外,太鋼的產品中有接近一半是采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外標準生產,順利地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進入了國際市場。太重則制定了83項次機械行業標準、起重機吊鉤等28項次國家標準,目前仍在有效期的占70%;大型挖掘機械國內市場占有率基本達到100%。
不僅是生產中大力推行標準,別的工作也一樣運用標準化的尺度進行。太鋼通過實施原料采購、品種、產品質量、工藝技術、生產組織、裝備管理、物流、能源環保、成本控制、人力資源、運營效率以及管理、文化理念等全方位的競爭力對標,抓住主要的、關鍵的核心指標,知彼知己,促進了公司體現競爭力的標志性經營指標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引領產業新發展
山西的企業,不論是太鋼、太重這樣的國企,還是羅克佳華這樣的合資高科技企業,還是雙合成、六味齋這樣的老字號食品工業,對標準化在企業、行業內的推行都有著極大的積極性和信心——他們相信自己的實力,更相信山西企業和行業發展的實力。
2010年5月,全國煤化工標準技術化技術委員會在山西成立,并把秘書處設在了省質監局直屬的國家煤檢中心。煤化工標準技術化技術委員會成立的最大作用是把以前分散在其他行業的煤化工標準工作集中到了一起,整合了資源,改善了行業不溝通、不聯系現狀。
當然,該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山西也是因為山西具備明顯優勢:其一,山西作為煤化工產業大省,有著別人無可比擬的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設計優勢、研發優勢和檢測優勢,就近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可能性最大;其二,可以利用秘書處在省內的優勢,把企業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使最新的煤化工技術能及時納入標準體系,占領技術的最高點。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李晉凱表示,山西目前有300余家煤化工企業,27家焦化企業,建立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可以引領全省煤焦、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對山西省建設全國綠色煤化工產業基地有重要意義。
在山西,還有唯一一個以企業承擔秘書處單位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它就是設在山西華頓實業有限公司的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類似華頓這樣在企業設立的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并不多,也說明了華頓在醇醚燃料開發研究和應用方面的地位和貢獻。
華頓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耀曲告訴記者,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為我國新型替代能源——醇醚燃料的國家標準出臺提供了組織保障,醇醚燃料產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該委員會成立1年多來,編制了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體系建設規劃綱要;申報國家標準計劃6項;開展了甲醇燃料常規排放與非常規排放限值的標準制定以及毒性等問題的專題研究;支持和幫助山西省編制完成山西省系列國家標準;還將用3年時間,初步建成紙質載體文檔和電子文檔兼存共容的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體系建設的五級信息資料庫,開放式服務于全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山西華頓實業有限公司已在山西11個市及周邊部分省份生產銷售M15甲醇汽油80余萬噸,使用車輛已超過5000萬輛次,運行平穩,效果良好。甲醇汽油加油站從13個發展到2009年的823個,甲醇燃料調配中心發展到9個。以山西每年銷售汽油150萬噸計,若全部使用M15甲醇汽油,直接經濟效益約為13億元/年。
向國際標準靠近
作為標準化工作的主管部門,省質監局充分認識到重點領域標準化對推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作用,圍繞節能減排和替代能源方面加大了標準化工作的力度。在省質監局的推動下,山西省第一個成立的標準化委員會——全國醇醚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09年成立,今年5月,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在山西召開了成立大會,他們是我省工業標準化工作的可喜成果,意味著山西企業今后要站在國家的層面上來制定標準,確保相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省圍繞“八大支柱產業”和“三大企業方陣”,大力推動以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標準體系建設。尤其在節能減排標準體系建設中,我省連續批準發布《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鍋爐用潔凈型煤》《鍋爐污染物排放標準》《煤層氣》《車用壓縮煤層氣》《節能架空炕施工工藝規程》《LED系列節能燈》等多項節能減排地方標準,為落實節能減排目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其中,在國內首次提出包含17項地方標準在內的省級醇醚燃料標準體系,并已發布4項產品標準,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
為加快重點領域推進標準化戰略實施,全面提升重點領域標準化工作質量,2009年我省制定出臺了《山西省重點領域標準化項目建設支持與管理辦法》,對重點領域的標準制修訂、項目管理、獎勵支持等給予了明確,并落實到位,有利地推動了標準化工作的全面展開。太原市高新區設立了企業標準獎,鼓勵企業加強以產品為核心,以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標準體系建設,鼓勵具有知識產權和優勢產品的企業標準提升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一次性分別獎勵30萬元、100萬元。明確的政策促使一批企業在開展標準化工作中加大了資金力量的投入。太原中北新緣科技中心自主研發了我國第一臺客觀式全自動電腦驗光儀,打破了日本產品壟斷我國市場的格局;太原神瑞安全救護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壓氧氣呼吸器取得了五項專利,并參與了正壓氧氣呼吸器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山西精華科工貿有限公司的“凹印油墨”技術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及國家火炬項目。
目前,國標委已批準我省承擔6個專業技術委員會,1個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3個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3個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4個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城市正在審批之中,標準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式和內容不斷拓展。
來源: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