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月三觸降價窗口 成品油調價機制遭考驗


    時間:2010-09-02





    自7月份成品油兩次達到調價窗口,但國內油價卻“按兵不動”后,隨著國際油價9月1日跌破72美元/桶,國內油價參考的三地原油加權均價進一步向-4%的調價觸發窗口挺進。國內市場對于國家發改委下調油價的預期再次觸發。


    國際油價1日凌晨延續“六連陰”態勢再度大幅下跌,跌幅超過3.7%,收于每桶71.92美元,創近3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紐約原油期貨自8月初的82.55美元/桶一路震蕩下跌,截至8月底國際油價持續在73美元/桶上下震蕩。在剛剛過去的8月,該合約累計下跌幅度達到8.9%,為自今年5月份以來的首個下跌月。

    美國原油庫存和汽油庫存是造成近期油價連續走低的主因,統計顯示,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總量目前已經達到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對能源需求的憂慮,以及一系列負面經濟指標顯示經濟復蘇前景的黯淡,也同樣令市場擔憂。

    72美元的“心理關口”加重了市場看跌氣氛。市場普遍預計國際原油價格未來仍會低位運行。摩根大通日前已將第三季度原油期貨價格預期從每桶77美元下調至每桶75美元,并表示反彈也只是臨時行為,預計油價10月份約為每桶65美元。

    卓創資訊油品分析師齊玉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三地原油均價跌至70美元/桶左右,三地變化率就可能會突破-4%的調價線。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指出,由于國內油價是否調整主要看22個工作日的移動均價,因此后期只有當國際油價跌破72美元,國內才有下調價格的可能。據其測算,國內上次調油價時對應的國際油價水平在76美元左右。

    自6月1日國家發改委下調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至今,已經有近3個月維持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國際油價下行趨勢以及72美元價位的突破為國家發改委下調油價帶來了理論上的可能。據息旺能源最新監測,截至8月31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降至-1.32%,這一數字在8月25日時僅為-0.8%。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