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鉀價格看漲理論的經濟面基礎有變數


    時間:2010-09-02





    多頭認為,中國飲食需求越高,肥料需求就越大。這很快就會驅使生產商提價。不過中國政府可以享受生產率提高之便而減少化肥用量。更何況,自給自足只是一種選擇,也許有一天,中國會發現放棄自給自足更好。


    圍繞加拿大化肥商PotashPOT。TO展開的400億美元競購戰,決定性因素在中國。碳酸鉀是化肥?面的關鍵化合物,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又是碳酸鉀價格的驅動因素。隨著中國越來越富裕,飲食需求將增大,化肥用量必然也會水漲船高。很快,Potash等生產商就會提價。然而,這個頗具吸引力的簡單邏輯,這個Potash公司抵御必和必拓BHP。AX收購、捍衛自身價值的關鍵因素,也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

    目前碳酸鉀售價約為每噸350美元。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碳酸鉀售價還不及上述售價的一半,直到2008年一路?升并觸及1,000美元高位。為Potash公司估值的分析師目前采用的長期鉀肥售價預估值為400美元左右。碳酸鉀價格每漲50美元,Potash公司價值就上升約60億美元。

    多頭觀點就包含這樣一種邏輯。中國人口不斷增長,肉食需求越來越高,其糧食需求就理應上升。麻煩在于,化肥用量歷史增長速度可能虛高。中國50年前幾乎不使用化學肥料。但現在追趕期已基本結束,故歷史趨勢不能用作預測未來。

    同時,不一定要增加碳酸鉀的用量,作物依然會有增產的可能。例如利用機械提高施肥效率,整合數量繁多的小面積耕地。此外,越來越多的采用轉基因種子,或將進一步改變產量。

    不過,最重要的假設是中國永遠希望自產糧食。中國從1990年代中期起追求糧食自給自足。但"菜籃子"政策只是個選擇,而非不得已為之。事實上,部分農作物已經開始采用進口:中國半數大豆需求都靠阿根廷來滿足。

    長期來看,農產品進口增多也是合情合理的。中國勞動力人口眾多而農耕地不足,適合種植水果或煙草,而不適合?物。持續效率低下的?物種植幾乎不增加價值,既需要實施補貼,又浪費稀缺的水資源。此類耕作所需碳酸鉀數量也要超過土壤更適合?物生長的國家。

    并不是說價格上漲的理論是錯誤的。中國碳酸鉀進口量幾乎肯定會上升。但這是否會推高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決策者。Potash公司投資者不應被豐富的想象力蒙蔽雙眼。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