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前三年,2008年是純堿行業非常特殊的一年,產量和出口量均創歷史最高,市場銷售價格既創造了歷史最高,又回落到了歷史低位,價格波動幅度之大為歷史之最;到2009年中期,純堿行業有走出低谷的跡象,市場亦形成了純堿行業轉暖的預期,純堿企業的產品銷售具有較少利潤,開工率在80%以上;進入2010年,隨著GDP企穩回升,下游行業好轉,汽車和平板玻璃銷售火爆,并傳導到純堿,促使了純堿市場價格回升。這三年純堿市場浮動很大,以2010年來說,純堿市場隨著下游的需求旺盛而隨之有所好轉,但好景不長,下半年,需求進入低谷,純堿市場再次進入低落時期,慧聰化工網帶您深入了解純堿市場。
相關閱讀:2010年國內純堿市場形勢令人堪憂
2010年下半年,純堿市場走勢似乎被判“死刑”,如何打個翻身仗很難。
6月份我國純堿產量數據統計 市場面臨壓力
2010年6月份中國純堿產量202、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76、4萬噸同比增長15%,1-6月份中國純堿累計產量為1072、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912、5萬噸同比增長17、5%。
另悉,六月份單月純堿產量為202、8萬噸,與上月環比增加14、06%,現階段,純堿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連續兩個月出現環比正增長,這會使得貨源供應過剩局面繼續加重,價格走低,從而我們對產量的提升做以下分析;
1、從企業組成構架上來看,國內大規模的國有純堿企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企業為完成既定任務目標,在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難以縮減產量,維持裝置正常開工。
2、從企業成本核算上來看,國內純堿行情雖一直處于下行態勢,但五、六月份純堿市場價格尚未達到歷史最低水平,部分企業仍徘徊于虧損和半虧損的邊緣,仍可以支撐其裝置正常生產,比起停產或降低負荷所付出的成本更加合算。
3、從企業營銷策略上來看,下游需求不佳,企業間競爭更加激烈,為搶占市場份額和穩定原有份額不丟失的情況下,企業被迫維持正常生產,低價出貨。
2010年7月份中國純堿產量165、4萬噸,同比下降1、9%。
綜上6月、7月的產量結果得出,連續兩個月純堿產量不盡人如意,預測下8月產量能否有轉機,我們拭目以待,
純堿市場趨勢表現不一
6月,各地價格情況:輕質堿的主流出廠價格:東北1350-1400元/噸,華東1200-1350元/噸,華北1250-1350元/噸,西南1250-1350元/噸,西北900-1200元/噸,華中1200-1300元/噸,華南1300-1400元/噸。國內重質堿的主流出廠價格為:東北1500-1550元/噸,華東1350-1400元/噸,華北1400-1500元/噸,西南1350-1500元/噸,西北1050-1300元/噸,華中1300-1450元/噸,華南1400-1500元/噸。
7月,國內純堿市場繼續保持旺盛的需求,市場需求不斷升溫,市場壓力逐漸減輕,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對純堿市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7月純堿市場價格繼續保持上漲趨勢,平均上漲50元/t,上漲幅度約為3%。
8月,純堿市場價格局部下行 截至到8月22日,國內輕質堿的主流出廠價格為:東北地區1280-1320元/噸,華東地區1170-1250元/噸,華北地區1150-1470元/噸,西南地區1120-1250元/噸,西北地區930-1200元/噸,華中地區1150-1200元/噸,華南地區1250-1350元/噸。國內重質堿的主流出廠價格為:東北地區1350-1400元/噸,華東地區1240-1260元/噸,華北地區1300-1500元/噸,西南地區1300-1350元/噸,西北960-1250元/噸,華中地區1260-1350元/噸,華南地區1300-1400元/噸。
可見,6、7月純堿市場走勢穩定,8月略反常態。
來源:慧聰化工網 作者:安朋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