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出口增速受甲醇擠壓說法沒有根據,甲醇汽油的發展遠遠沒達到擠壓成品油的市場程度。”8月19日,全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降連葆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降連葆是針對有的媒體稱“成品油出口額上半年增速最快,疑受甲醇擠占市場”這一說法接受記者采訪的。
降連葆認為,雖然今年甲醇汽油市場活躍,但是由于《M15車用甲醇汽油》國家標準尚未正式頒布,目前甲醇汽油消費市場的發展遠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因而對成品油市場空間的擠壓十分有限。
油品供應增長超過需求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披露了一組上半年石化行業進出口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總額2199.58億美元。出口金額增速最快的則是成品油,增速高達101.7%。有業內人士認為,成品油大量出口的一大誘因,很可能是受到甲醇或甲醇汽油的擠占。
但有業內專家和分析師認為,在國內成品油消費疲軟、產量過剩的背景下,“甲醇擠壓成品油市場,出口額上半年增速”這一說法不實。
通過對2009年與2010年汽柴油出口對比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增長非常明顯,其中汽油同比增長67.83%,柴油同比增長21.98%。為何出口增長如此強勁?主要是由于國內煉油產能集中投產,致使油品供應增長超過需求所致。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煉油中長期規劃,到2010年,我國將形成約20個千萬噸級原油加工基地,其合計加工能力占全國總能力的65%,企業平均規模達到570萬噸/年。另據國家石化振興規劃,未來新出爐的中國十大煉油基地將是:規模超過年3000萬噸的大型煉油基地——寧波、上海、南京、大連,規模超過2000萬噸/年的大型煉油基地——茂名、廣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而我國近幾年經濟增速已放緩,故未來幾年我國成品油市場都面臨產能過剩的狀態。為保障國內市場環境的供需平衡,加大出口勢在必行。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也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金額快速增長主要在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增長37.7%至1434萬噸,增長了391萬噸。二是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比去年同期整體走高。
中國化工網分析師高國云也認為,2010年上半年,國內甲醇表觀消費量1047萬噸,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10963萬噸。按甲醇20%-30%進入成品油市場,僅占成品油市場的2%-3%。況且《M15車用甲醇汽油》國家標準尚未正式頒布,甲醇汽油消費市場還沒有取得重大突破,甲醇對成品油市場空間的擠壓十分有限。
甲醇燃料汽車研發穩步推進
全國醇醚燃料專業委員會提供的材料顯示,目前,我國從事醇醚燃料、醇醚汽車及相關產品生產、研發、應用的單位已分布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全國甲醇用于替代汽油已達200余萬噸。《車用燃料甲醇》和《車用甲醇汽油M85》國家標準已于2009年頒布實施。全國共有4個省份相繼組織開展了甲醇燃料推廣工作。
降連葆對記者表示,甲醇汽油是在常規汽油及組份油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車用燃料甲醇和復合添加劑配置而成的清潔燃料,在動力性、清潔性、耐腐蝕性、互溶性、環保性等方面明顯優于普通汽油,是優質的低碳燃料。
記者還獲悉,與甲醇汽油緊密相關聯的甲醇燃料汽車研發及試運行也正在逐步推進中。
上海華普汽車于2005年底立項開展甲醇燃料轎車的研發工作,2007年10月,完成了甲醇燃料轎車工裝樣車的研發工作,已先后試制生產甲醇燃料汽車50多輛。到目前為止,上海華普汽車已研發出1.5升JL479QAJ和1.8升JL481QJ兩種發動機,可搭配SMA7152MF和SMA7182MF兩種車型,是國內唯投入巨額資金和研發力量,按照新車開發流程和規范的汽車行業標準,進行甲醇燃料汽車研發生產的汽車企業,也是最早完成產業化、具備小批量生產能力的汽車企業之一。
奇瑞汽車也于2005年10月開始啟動甲醇汽車項目,截至目前,奇瑞公司在甲醇項目上已投入近3000萬的資金,開發兩款發動機及“新旗云”甲醇車,逐步拓寬其它車型;將形成年產甲醇發動機5萬臺和年產整車3萬輛的生產能力。
業內呼吁政策扶持
甲醇燃料汽車研發雖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甲醇行業還存在許多問題,降連葆對記者表示,車用甲醇燃料是從我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結構出發,經歷工程實踐、系統研發和試驗檢驗時間最長、分布地區最廣且立足于市場發展的一種車用替代燃料。但仍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國家還沒有出臺正式的產業文件;二是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標準體系還未系統地建立起來;三是甲醇燃料供應、儲存、運輸和加注等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尚需在符合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逐步地走向完善與健全;四是甲醇燃料及汽車技術系新興領域范疇,客觀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與發展,以充分體現中國化的特色。
為此,降連葆呼吁,國家有關政府部門應在已下發的幾個國家發展醇醚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基礎上,盡快下發正式文件,加快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車標準體系的建設,同時市場監管工作前移,制定涉及市場準入和規范運作的條例,并在實施中補充完善。其次,盡快將華普汽車、奇瑞汽車、一汽靖燁公司已研發的甲醇燃料汽車列入“汽車公告目錄”;加快甲醇燃料加注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除在中石油、中石化和社會現有加注站進行改造外,建議允許部分有條件的甲醇和甲醇燃料生產企業建設甲醇燃料加注等基礎設施。
來源: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